生活知识百科

《桃花庵歌》写了什么?

2023-06-13 09:49:00 条浏览

《桃花庵歌》是明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全诗明白如话,不用任何典故和华丽辞藻,语言音调务近俚俗,轻便自山,却蕴涵的无限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




《桃花庵歌》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说到唐寅,可能大部分人都觉得唐伯虎这个名字更为熟悉。

影视剧里的唐伯虎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可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是不得志的,受到了科考舞弊案的牵连,被革去了功与名。后来他觉得功名利禄于其自身已经不重要,遂隐居在桃花庵,过着与花酒友相伴的生活。

可能历史上少了一个唐寅,却多了一个才子唐伯虎,也多了一丛绝美的桃花。




此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




独善其身




《桃花庵歌》是其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




没读过




写了唐寅避世隐居之心境。志不得伸,才不能显转而避世的不落流俗。




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唐寅洒脱情怀和心中怀才不遇的郁闷。放荡不羁掩饰不了唐寅落寞颓废。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桃花因与“逃”同音而具隐者之意,更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

诗歌前四句是叙事,说自己是隐居于苏州桃花坞地区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种桃树、卖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写照,这四句通过顶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隐喻隐士,鲜明地刻画了一位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热爱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隐者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诗人与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生活,无论酒醒酒醉,始终不离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时光流转、花开花落而初衷不改,这种对花与酒的执著正是对生命极度珍视的表现。

下面四句直接点出自己的生活愿望:不愿三下四追随富贵之门、宁愿老死花间,尽管富者有车尘马足的乐趣,贫者自可与酒盏和花枝结缘。通过对比,写出了贫者与富者两种不同的人生乐趣。




这首诗呢,一共有三个传世版本,字虽不同,但是不管哪种版本读起来都是回味无穷的。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这一年,距离唐伯虎科场遭诬仅六年。对,一个从小被誉为神童,曾高中解元的人来说,功名被革后,无意科考,绝意仕进的人来说,卖画度日,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生活是何等闲适。曾经的唐伯虎才高八斗,意气风发,流连欢场,渴望凭自己才学被朝廷重用,一展抱负。然而,人生的巨变,使唐伯虎断绝了踏入官场的念头,从此流连山水,纵情诗画,对花与酒的执著也是对生命极度珍视的表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何必奢求那么多,不如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桃与桃同音,借桃花隐喻隐士,刻画了一位洒脱风流纵情花酒热爱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隐士,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唐伯虎要是生在当代,谁能盖过他的风头。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桃花庵歌原文解释》

桃花庵歌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原文解释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参考陶渊明的田园诗主旨!意在表明诗人仙风道骨,不拘一格,淡泊名利等等这些。




《桃花庵歌》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却蕴涵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译文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诗歌前四句是叙事,说自己是隐居于苏州桃花坞地区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种桃树、卖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写照,这四句通过顶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隐喻隐士,鲜明地刻画了一位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热爱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隐者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诗人与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生活,无论酒醒酒醉,始终不离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时光流转、花开花落而初衷不改,这种对花与酒的执著正是对生命极度珍视的表现。

下面四句直接点出自己的生活愿望:不愿三下四追随富贵之门、宁愿老死花间,尽管富者有车尘马足的乐趣,贫者自可与酒盏和花枝结缘。通过对比,写出了贫者与富者两种不同的人生乐趣。

接下去四句是议论,通过比较富贵和贫穷优缺点,深刻地揭示贫与富的辩证关系:表面上看富贵和贫穷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实际上富者车马劳顿,不如贫者悠闲自得,如果以车马劳顿的富贵来换取贫者的闲适自在,作者认为是不可取的,这种蔑视功名富贵的价值观在人人追求富贵的年代无异于石破天惊,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豁达的人生境界,是对人生的睿智选择,与富贵相连的必然是劳顿,钱可以买来享受却买不来闲适、诗意的人生,尽管贫穷却不失人生的乐趣、精神上的富足正是古代失意文人的人生写照。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晋有刘伶、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明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我觉得试人写的是一种人生的感悟,对待事物的见地,诗人洒脱不被世俗包累的灵魂。




自古风流多才俊疯歌疯酒醉中仙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据记载,这首诗是唐寅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所作,上距唐寅科场遭诬案仅仅过去六年。我们知道之前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因为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他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逐渐释然看穿了功名富贵背后的虚幻,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富贵内心无法接受。便绝意仕进,开始了卖画度日的生活,以花为朋、以酒为友、虽然贫困、难得快乐!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此时唐寅早已看破红尘、在“更无一个肯回头”的争名夺利中及时回头,无奈中其实是一种人性的大智慧,一切释然。即便无花无酒,依然逍遥自在。




这是明代名人唐寅的诗作,近几年这首诗被炒作的非常厉害。它写了什么,可从两个层面来看。

1.从诗歌文字上看,我住在一个叫桃花坞地方的桃花庵,我在那里种桃种田,生活安逸得很,自足得很,人们还叫我为“桃花仙”呢。我种桃种田之余,就呼朋唤友在桃花树下喝酒,一喝就喝个大醉。这种生活就是好,比王孙公子的生活还好,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2.透过文字看它里面,写的全与上面的意思相反,带有强烈的反讽色彩。如果真把诗歌文字层面的意思当成诗人唐寅的本意,就大错特错,我们把文字层面的意思全反过来理解就对了。唐寅风流倜傥文釆过人自命不凡,岂是肯安居一隅不问世事之人?可惜他命途多舛,科举不畅,比之宋代“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更加不堪。至少柳永中科举作官了。唐寅却是屡试不中,如此高傲矜持之人如何受得了。那么大的名气不中举,而那些没名气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收到捷报,你让唐寅情何以堪。唐寅家中本豪富,可唐寅总以科举是盘中菜可以手到擒来,作官后还怕没钱?所以他流连花丛结交损友一掷千金,很快豪富变穷鬼。科举中不了,官也做不了,家也没了。幸好还有好心之人可怜他,让他在桃花庵住下,要不风流落魄的唐大才子就要沦落为街头流浪的唐大乞丐了。心怀不满怀才不遇的唐大才子怎么会甘心屈居于此,又怎会对屡试不中不耿耿于怀?想学陶渊明?依唐寅的性子,想都不用想。

所以,《桃花庵歌》写了唐寅看似寄情山水的平淡恬静生活,实则写了唐寅不甘平静的骚动之心,它彻头彻尾的是一首才子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的诗作。




桃花庵歌,是唐寅。唐伯虎写的一篇诗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收起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