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建议把体育列入高考项目,大家如何看?

2023-07-14 11:38:10 条浏览

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提交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一起去看一下吧,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参考与帮助!

建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具体内容

1建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

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提交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吴志明等委员提出,全社会应切实转变育才观念。为此,建议要扭转各行业招录人员唯名牌高校、唯文凭学历倾向,重视考察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做到唯才是举。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和对家长的引导,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自由。

2建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的原因

提案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育才观念依然陈旧。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已成广泛共识,重智育轻体育,变相挤占体育等技能科课时成普遍现象,严重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减负政策难以落地。由于对学校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为应对各种测评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家长也热衷寻求校外各类培训,每天文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

此外,课本数量有增无减。在南方某市,2009年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总数有212种,2019年增加至253种,增幅16.54%;总页码从10685页增至11932页,增幅11.67%;部分学科知识点前移,学习难度增加。有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平均写作业3小时以上,是全球平均数的两倍,课业压力繁重。

3体育运动对学生的重要性

体育运动绝对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的。首先,体育运动在很多时候都是有胜负性的,很多人对这个胜负都是很在乎的,这也是体育的一个魅力所在。所以说,正是由于体育存在着这胜负性,便决定了很多人因为这一分两分之间的差距而产生了心理上的影响。赢的一方自然高兴愉快,但也很可能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输的一方自然不会高兴,而且很可能回因此产生嫉妒和不服气的情绪。所以,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上的影响便不能忽略。

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说体育运动才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许这听上去有一些矛盾,但因为事物有着两面性,正因为我们平时进行了正确的持久的体育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我们慢慢的体会到体育真正带给我们的东西——体育不是为了争夺名利,而是为了升华自己,让自己更健康。

因此,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尤为有益。它会使你淡薄胜负的观念,让你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处世为人。

还有道德健康,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体育运动有助于一个人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所以有了一个良好心态的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于对整个社会都会抱有一个好的道德准则,如此以来,体育运动对一个人的道德健康同样也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而言,体育运动对于一个人的各种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正是体育对人们健康的积极影响,才使得体育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用产生了最为基础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一下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有一点是清楚的:体育越来越受重视,在中考高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一直讲每个人活在社会上都不容易。把体育加进高考容易,但是有没有想过广大学生的利益,有的人体育好但是有的人体育是真的差。如果再把体育放在和主科目一样的水平上那是不公平的。毕竟高考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虽然这个说法不严谨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而且学习压力都这么大了更何况再外加一门体育。

其实我认为真的是没必要,你可以适当的要求加强体育课程的内容,重视体育教育宣传,完善体育器材,但是纳入科目高考真的没必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意,现在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真不如以前了,给孩子们一个强硬运动的理由,很不错!




觉得这个意见不错!可以让孩子选择一项作为高考的体育成绩!现在学生的活动时间基本没有,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学生,体育课都被主课占用了,根本没有体活时间,所以建议每个孩子有一项体育爱好作为高考一科,这样,平时能让孩子有活动时间,也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对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帮助!




好!赞同!

支持理由:

1、锻炼少。随着生活条件提高,交通条件发达,被动锻炼机会很少;而打球、跑步等主动运动量也偏少。

2、体力劳动极度减少。现在城市家庭,孩子几乎没有体力劳动的机会了。

3、肥胖、近视多发。由于运动少,加上饮食习惯、阅读习惯不太好,易发生肥胖、近视等问题。

鉴于以上几方面原因,导致身体综合素质差。为更好的保护下一代的身体,可以将身体素质列入高考内容。

个人观点,供参考。

欢迎关注我进一步交流。




说句实在话,这样做又会走入极端。

但把提入体育列入高考,那就变得功利化了。我们上体育的初衷是干什么?如果加入了高考不是就分数化了吗?

体育本来也是一种教育。先不说我们现在体育课敢上不敢上。体育课学生出点问题学校就受不了。保险体育体制呢,又没有好好的走进校园。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保险公司出面。

大家想想现实问题。我们各个年龄段的学校体育课是怎么上的?比如说初中教育。是不是中考考什么平时就上什么?是按照教材上的吗?

为什么我们的体育大项目做不起来?我们不是失去了群众基础。我们是失去了学生基础。其实我们国家的体育资本主义国家的体育没有可比性。我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西方国家的体育之路不适合中国。体育纳入高考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当体育变得功利,体育将不再是体育。体育变成了“体分”!

像体育这种教育工作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可是我们很多人为了追逐政策就变成了短期过程。拔苗助长不可取。叶公好龙不可取。让我们慢慢等待吧!可能体育的系统化的春天就快要来临了。但绝对不是一年、两年,很有可能是十年。




想法是好的,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呈常态化的情况下。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108名政协委员提交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其中一条是建议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

我总体上赞同这项提案!在当前考试主导教育的大背景下,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将会很快见到成效!理由如下:

1.当前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多进行体育锻炼非常必要。

在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体育老师感叹:当今的学生,吃得越来越好,个子越长越高,小胖墩越来越多,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每年进行的体育基础测查数据都不好看。以前农村的孩子还会干些农活,现在农村初中的孩子哪个还下地?跑个一千米都是气喘吁吁要死要活的,到初三准备体育考试时,迫于无奈突击练习,就费劲费大了。

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的出发点来说,通过考试来体现对体育的重视,促进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中小学生需要重视体育锻炼,大学生也不能放松,体育锻炼情况也应纳入大学生的学分管理。

2.体育锻炼不仅强身健体,也能磨练意志。

体育锻炼要出力、流汗,不仅是对体力和技能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如果学生在常年的体育锻炼中养成了习惯,必然有利于意志和品质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学习、修养,都是终身有益的。

3.结合今年的疫情来看,科学锻炼、提高免疫力将是一个人终生的功课。

今年新冠肺炎肆虐,国民心中的守护大神钟南山院士,就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一辈子不间断体育锻炼,一家人都是运动健将,84岁的高龄,能坚持在战疫一线连续工作,多年坚持锻炼形成的良好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疫情,也让更多普通人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于祖国的下一代来说,重视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意义重大。

4.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体育纳入必考科目,才会受到各方重视。

中小学有一种怪象:考试科目才受重视。考试考语数英,就拼命学语数英,其他学科是陪衬,在一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学校,副科、体音美被极端边缘化,上不上、怎么上都是无关紧要的,这些科目的时间也经常被语数英和各种活动所占用。

现在,虽说中考也考体育,但在上述的那些学校都是到了初三才将系统的体育锻炼提上日程,其他年级不考试,就仍不重视,体育课不上是不上,上了也像放羊。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将体育考试纳入每年正常的考试,必然会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重视。

5.体育要列入正常考试科目,还需克服很多困难。

比如,如果体育要考试,要形成习惯,每天要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吧,专业的体育教师够不够?尤其是乡村学校?

还有,如果课时增加,本来就紧张的场地会更加困难。

很多学校面临着校园太小,运动场地不足的困难,尤其是在城市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学校很难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

包括县城和乡村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也非常有限,课间操或体育课往往要优先保障毕业班的场地,其他年级只好做出牺牲。

6.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有课程都应受到重视。

教育管理部门应努力改变考试科压倒一切,副科不受重视的现状。

从教育的意义上讲,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平等的,都能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都不能等闲视之,任意处之。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对师生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要想改变目前只重视考试学科的现象,教育管理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需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使之更科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真的把体育纳入到中高考的必考项之中,减负的效果意义不大,反而增加一门必考科目,学生的总学习时间有限科目增加必定加重学习负担!虽然“我国青少年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重,力量却越来越小……”,这些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注重体育教学工作势在必行,但是不代表就可以马上把它列入和语数英一样的重要地位,如果这样实施会有适得其反的后果,原因如下。

一、虽然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家长、学校、社会的复杂关系使教育的目的变得功利化了。不计后果的提升分数是学校、家长、学生的唯一目的,这样增加体育科目,那么体育考试又将是以应试为目的功利性教学,对身体提升意义不大。

二、抛开其它因素不说,体育和其它科目不一样,它具有以身体动态为基础的特殊性,具有先天性。如果以它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并不客观,由于每个人天生的身体条件不一样,通过锻炼或者头脑等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公平性值得商榷。

三、以何种形式测试?是统一的还是分类的?身体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又如何算?测评的公正难以保障,测试难以量化,毕竟不是体育特长生考试。

四、以考试为目的的体育达不到锻炼效果,毕竟以分数论英雄,学生无形中失去了原有的对体育课放松锻炼的兴趣。每一个动作都会涉及到分数,教学工作又将乏味,课后锻炼多半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实施后放学踢球、打篮球等乐趣不复存在。

五、有条件的家庭可能会聘请私人教练、普通家庭可能会真正的通过流尽汗水来提高分数,就像马戏团的动物一样,到时不仅是心理的摧残,更是身体的摧残,学生的苦日子恐怕更多。

总的来说提升体育教育势在必行,但是提升分值和地位则是矫枉过正,提升体育课的宗旨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不是分数,也不是与主科争地位。不能因为假意的减负和真正的增加的学生的重担,还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




有人说高考很公平,每个人做同样的卷子,是寒门子弟唯一的逆袭机会。

但是,高考也不公平,多少数学天才因为英语成绩上不了大学,或者上不了好大学,最后泯灭于众生,又有多少历史方面的天才被数学成绩拖累?

如果将体育纳入高考项目,那史蒂芬霍金这样的天才将永无出头之日。而且,体力和智力也没有必然联系。




建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项目,我认为这样不妥。

首先,我们再现一下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等的两会提议:“建议重新梳理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松绑减负。”我们可以肯定,政协委员的提议出发点非常好,为减负而提,而且通过“重新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提升体育的学科权重”实现。这样真的能实现松绑减负吗?

其次,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1.我国的许多省市,体育已经纳入中考了,只是学科权重很小。但是,孩子的学业负担减了吗?现实情况是,语数外政史地理化众多科目依然在中考科目当中,负担并未减轻,如果,体育学科权重与语文数学一样,我想,孩子依然不会减负。2.这个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该怎么做?没有明晰的思路,其实我们国家这一点,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探索。

第三,我们老是慨叹,为什么现代的体制下,难以走出之前的那些学贯中西的、享誉海内外的、某一领域内的大家、大师呢?就是高考制度不是尽善尽美的,数理天才就因为难过文科关(语文英语政史等)上不了大学,含恨“泯然众人矣”,而且,我们是否思考过,体育的短板绝对不能等同于学科文化方面的薄弱,前者从娘胎里带了的成分居多,譬如,一个孩子,遗传了父母的矮个子或者残疾,你让他怎么在体育上像学文化知识那样,赶上别人呢?这决然不可能,而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有可能。在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教育思想指导下,从北大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学大师、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许多大师英语数学的成绩很低,甚至零分,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之下,才有人才辈出的局面。如果因为一门体育、一门数学、一门英语的耽误,我想,众多大师一定会被埋没。

第四,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委员们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关心我国教育大计,急切之心情每个人都十分理解,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定通过考试的方式实现,许多东西,一旦和考试联系在一起,必然会滋生许多不合理的,过犹不及的做法,以成绩论英雄,会容易走极端。

所以,我觉得,将体育纳入中考高考必考科目,且学科权重和语数一样,不妥。鄙陋之言,不妥之处。见笑啦。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