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四川一男生篡改上百名同学中考志愿。如何避免此类事情?

2023-08-01 14:54:53 条浏览

典型的我不好过,别人也休想好活。

犯了这么大的事,跟个没事人一样淡定的放牛,这孩子的心性可见一斑。为什么小小年纪的孩子心里就能这么扭曲?

妒忌心作祟,心态不好

三岁看老,很多孩子的心性从小就形成了,只不过大人们刻意忽略了,总是以他们还小,还是一个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就好了。是不是长大了懂事了就好了呢?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记得我认识的一小姑娘,从小心就术不正,看到同学裙子漂亮,忍不住就洒了几滴墨水,长大了专抢别人的男朋友,抢到手就一脚蹬了。就像这个男生,说不定他们家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纵容,默许,见不得别人的好,又不肯努力一把。这是害了孩子。

原生家庭的影响

很多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在某些穷乡僻壤,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蛮荒时代,不听话就打,不高兴就骂,用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他们,总是打压自己家孩子,抬高其他孩子,让他们心里严重扭曲变态,又无处倾述,变成了一个恶魔,大人还不自知,事实上这一切的蜕变,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为什么他能登录上去篡改自愿,这明显是管理部门失职,密码过于简单,管理过于松散,这无疑是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以后得加大管理力度,孩子们的前途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细思极恐!

我不好,大家别想好,我活不成,就要大家陪葬,这种性格的人要是成了一方当权者,受苦受累的是肯定无辜老百姓。




四川西昌,中考之后吉某发现自己升学无望,心态失衡。于是利用班主任发在群中的2020年毕业生学生名单,登录凉山州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篡改了上百名学生志愿。导致大批考生无法录取,无学可读。

西昌警方经过调查,抓获了正在海拔三千米高山上放牛的吉某。

据了解,该生是通过尝试密码12345678成功登陆的系统。也就是说,由于系统使用了弱口令,造成了系统被轻易破解登陆。

最近几年发生了多次考生志愿被为篡改的现象。比方说2016年高考,山东胶州一考生因好友与自己报了一个学校,分又比自己高,怕自己考不上,于是偷看了好友的密码,登录了报考网站,篡改了好友的志愿。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好友发现比自己分低的朋友被录取,自己却落榜,才发现志愿被篡改。报警后,恶意篡改志愿的人被拘留。经协调,大学补录了这个考生。

这几年,信息安全案件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还是对信息安全重视不够。使用默认口令和弱口令的人太多。

学校方面应加大对信息安全教育的力度。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网络上要及时更改个人密码,同时加大密码的强度,并且妥善保存,不可轻易示人。

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信息犯罪的打击,对私盗个人信息的人和团伙绝不姑息,以此树立良好的网络风气!




答:四川一男生篡改上百名同学中考志愿的事是可以避免的。不过此事情幸好被同学及时发现后报警。警察采用了“一案双查”的工作机制,顺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抓获。当地招生办也特事特为,延长了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学校又逐一通知考生本人修改了志愿,并没影响到学生的升学。

中考填报系统漏洞

四川西昌的吉某某自己升学无望,为泄私愤,在家中通过自己的手机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篡改了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吉某某能够成功篡改,利用了中考填报系统的漏洞。中考填报系统,关系到当地中考录取工作的自愿性、公平性。而四川西昌中考填报系统,在设定时可能就存在以下问题:

初始密码登录时没有设定密码修改提醒。合格的系统,都会要求登寻时修改初始密码。

系统的密码设置不够规范。合格的系统,都要求有大写小写字母和数字组合,甚至还有些还有符号要求,而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并且是连续性的数字12345678。

合格的系统,要求同一终端用户,不会超过3到5个用户。吉某某用一台手机搞定百人,系统又没阻止。该系统在权限设置上就存在问题。比如现在用的社保系统,只有单位账号可以批量操作,个人账号只能操作单个人的。

学校对学生的个人信息缺乏有效性管理

四川西昌吉某某能够篡改上百人的升学信息。是因为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发了2020年初三毕业生名单。毕业生名单里面包含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及学号等等基本信息。而这些这些基本信息属于保密信息,只能仅限学生本人和家长知道。而班主任就这样随手发在了班级群里,给吉某某提供了犯罪的机会。学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学生信息单独发给学生本人或家长。

学生和家长缺乏保密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学生和家长收到老师发出的信息后,明知道登录密码是12345678如此简单的密码,就会想到万一有人故意做恶作剧进行篡改也会给自己增加麻烦,也会重新设置。可是,四川西昌某初三年级居然有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被篡改,这也说明了学生和家长的网络保密意识不够强。

结束语:四川西昌的吉某某自己升学无望,为泄私愤,利用一台手机篡改了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信息,抓获时还在海拔高度近三千米的野外林地放牛。这类事情从多个环节中的任意一环节都是可以避免的,系统设计、学校的信息管理、学生本人和家长的保密意识。由于多人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够强,才让吉某某有机可乘。不是吗?

点赞、转发、关注爱分享的@蓝宝精灵,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刚看了这件新闻,就和大家唠唠吧,产生这类事件的原因有三个,或者是说学校、被改志愿和改志愿的这名学生,都有责任。另外,说实话,没法避免,只能加强自我保护。

个人认为,主要责任是学校,咱就先说说学校吧。学校是泄漏学生隐私的一个很大的地方,中学毕业后会有各类野鸡大家给你打电话,大学毕业后,会有各类培训机构给你打电话。

最神奇的是,他们还能准确的说出你的名字,甚至说出你的身份证号,你说厉害不厉害?就拿这次事件来说,改志愿是需要身份信息,这么男生去哪儿找的呢?班级群。

因为学校会统计学生的一些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父母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甚至包括缴费的银行卡号。并且为了方便,统计方法就是直接发在班级群内,或者是一个共享文档。

直说就是发一个文档,让大家自己在群里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个文档里的信息是长期的保存在群里面的,而且人人可以获取。

这样,如果有人起了坏心眼儿,不就完了嘛,毕竟通过个人信息可以获取的内容太多了,更何况这份信息还是那么的完整。

说句扎心的话吧,很多时候,这份信息都是学校或者是班长等人卖出去或者传播出去的。但好一点的是,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不会去干什么坏事,只是提供给一些培训机构等,让你最多接一些骚扰电话,但不至于被骗。

这是信息泄漏等源头,没法去堵,也堵不上。在网上直接填取是为了方面,但弊端也是方面,毕竟文档就在哪里,有心人顺便拷贝就是了。

当然,纸质文件也是没那么安全,因为这部分文件学校不会进行销毁。我们不谈规矩,只说事实,纸质文件虽然传播和存放不便,但是用完之后呢?谁知道这些资料最终的归宿在哪里。

学校方面说完了,堵不住,那么我们只能加强自身防御。其实泄漏这些信息也是问题不大的,长点心只会被骚扰,不会被诈骗。

什么是骚扰呢,骚扰不需要你的配合,你完全不用去听对方说话,说得再好听也没有用。而诈骗就不一样了,诈骗是你配合了他的骚扰。也就是说,诈骗想要成功,得取得你的配合。

如果你配合对方操作,他说东你扯西,他说骑马你去赶驴,那么这个时候骗子多半也是要崩溃的。毕竟,你是否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才是能否诈骗成功的关键。

但是吧,有时候配合操作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比如说你最近刚买了一辆车或者是给孩子报了一个培训费,然后自各资料就被4s店和培训机构卖了。收到了两条短信,一个是保险公司发的,给你一条链接,点进去可以查看车保详情。另一条是老师发的,说这是你孩子最近在培训班的表现状况。

大家遇到这两种情况是点还是不点?我才多半还是要点开看看的,因为这两个都是你所关心的话题。但是不巧的是,这两条信息都是诈骗分子发的,你点进去,钱就没了。

所以说,这种配合就是无意识的。怎么避免么?看号,陌生号不要管,长得像是骚扰电话的也不要管,点击去还让你输入各种信息的也不要管。

再有就是加强,密码保护,很多人,包括我,密码用多了就会忘,所以很多密码都设置成了一样的而且是有规律的,一些不重要的密码设置成连续的数字。

这也就是专业上的弱密码,很容易被撞库和脱库。也就是说,试出来一个密码,就能得到你的全部密码,登陆你的所有账号。

这一点,大家尽量要避免,可以做一个密码本来记录自己的其他密码,或者干脆就是使用验证登录。

最后,在说说这名同学的行为吧,很明显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大家也别指望真正的等自己账号被盗,人被抓住的时候再去索求补助。因为很多时候,人是抓不住的,黑客的归宿只有两种,从良和金盆洗手。

再说了,就算是抓住了,找回了,有时候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毕竟这个损失整个没法去衡量。我们应该感叹的是这名同学改了上百名学生的志愿,所以才会特事特办,可他只改一两个呢?或许当事人只能自认倒霉吧。




四川一男生篡改上百名同学中考志愿,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四川西昌警方在今年7月30号接到报警,西昌某校近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被篡改。警方经过连夜奋战,查证此事为该校毕业生吉某某所为。

吉某某之所以做出篡改同学志愿的事情,原因有四:

班主任老师把2020年度初三毕业生名单发到了微信群里。

其实,学生的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报考学校等都属于个人隐私,是严禁被公开的。

大部分同学密码没有修改,用的是初始密码。

密码安全的问题一直被强调,但是总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本案中,吉某某并没有超高的黑客技术,他就是用初始密码12345678,一个一个试,结果,顺利进入100多名同学的填报系统,实施了篡改行为。

志愿填报系统存在漏洞。

这次四川西昌中考填报系统存在问题,没有安全保护与验证机制。

吉某某心理有问题。

吉某某自己成绩不好,感到升学无望,为了泄私愤,居然把报复的手伸向了众多无辜的同学。

原因搞清了,我们谈一下对策。

首先,学校和班主任老师要严格守护学生的安全和隐私。

学校不能为了工作方便,省事,而把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文件发放到微信群或者QQ群,隐私问题应该单独发给学生,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第二,每个人一定都要重视密码安全。

在密码设置的时候,一定要用英文大小写和阿拉伯数字的混合形式,提高密码的安全系数。特别提醒的是,自己的密码只能自己或监护人才知道,连关系最好的同学和朋友也不能告诉。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严肃工作态度,从技术上把好关。

如果这次事件,系统成熟,即使被人猜中密码,单单一个手机验证码把关,也不会出现这个恶性事件。

第四,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做好学生异常心理监控和疏导工作。

学校的工作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对学困生和心理不正常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科学的心理疏导,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好在当地招办特事特办,延长了这些受害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圆了他们的升学梦。




其实,想要避免此类事情,非常简单,搞清楚原因就可以了。

看了几个回答,都是长篇大论。这个问题,有必要浪费那么多字吗?

四川上百名同学中考志愿被篡改,主要原因是因为密码太简单,一猜即中。简单到什么程度?密码居然是12345678。别说是中学生,小学生都可能猜得到。

所以,只需要把密码弄复杂一点,别人一般就不会猜到了。比如,在学生完成信息注册之后,系统随机发一个密码如295ahghi。这个密码,你能猜得到吗?

当然,随机发的密码不好记,学生一般也会自己改密码。那么,把密码的要求改为数字、字母、特殊符号三种要求,不就可以了吗?

改了密码,学生也可能忘记。如果需要找回密码,输入注册时的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就可以了。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不过,既然发生了,就说明某些环节,或者说某些人,确实有问题。

我是一位教师,专注教育领域。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




填报中考志愿是孩子们考完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能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孩子和家长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读书就是想进一个好的学校、考上好的大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当发现自己已填好的志愿被别人篡改时,会感到非常气愤。担心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篡改密码的人是西昌某中学的吉某某。他因为自己没考好,感到升学无望,心理不平衡。为泄私愤于是在家中通过自己手机,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猜中密码后篡改了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

民警迅速查看其随身携带的手机,证实正是大量登录考生账户填报志愿的终端。

他自己没有考好,就希望别人也不要考上好学校,这其实是一种嫉妒心理。嫉妒考得好的孩子。

对于这种有嫉妒心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他人的认可。因此,如果身边的人能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提升了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嫉妒心了。

后来当地招办特事特办,延长了考生填报志愿时间,组织学校逐一通知考生本人修改志愿,最终圆了这些学生的升学梦。

此事发生后,有关人员对志愿填报系统进行漏洞检查,发现系统存在验证机制漏洞等问题。所以,给了吉某某这个改别人志愿的机会。

吉某某复制班主任发在微信群里的2020年度初三毕业生名单,登录凉山州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尝试输入密码“12345678”,进入他人账户篡改志愿。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加强个人密码保护。对原始密码一定要加以修改。

人们都会有很多密码,有银行卡的密码,还有网上一些账号的登录密码。这些密码在设置的时候都尽量设置得长一些、复杂一些。密码应包含大、小写字母和特殊字符。而且,不要用自己的生日或手机号来设置密码,这样很容易让人破解。

也不要在微信群等公共平台发布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

对于系统存在的漏洞,这是一个大问题。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要经常进行检查。毕竟,这是关于孩子未来的大事。




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就读师范二年级时发生的类似的事情。

21年前,我们师范学校盛行一种校园电话卡,叫做983卡,这种卡比较方便,只要记住账号和密码,然后在学校公用电话亭上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拨打电话。

但是对于懒人来说,这种983卡存在一种比较大的安全隐患,那就是这种卡如果密码设为比较简单的123456,就很容易被人盗用。我隔壁宿舍的一些男同学一有空就把一整个系列983卡的账号在公用电话亭上“搞试验”:一个个输入账号,然后再一个个用123456的密码去试。

由于当时的懒人比较多,所以隔壁宿舍的舍友一般在试了二三十个账号之后就有一个将密码设为123456的懒人,而一张983卡一般是面额50元或者100元,隔壁宿舍的舍友一天搞十多张就能赚到上千元的花费,有些人把这些983卡的密码修改后再拿出去卖,基本上也能把生活费赚出来。

而题主所说的四川省某一个男生篡改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和我舍友在21年前的经历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这个男生的中考成绩不够理想,所以他就用这种试密码的方式(用八位数密码12345678)来进入其他同学的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然后让其他同学也和他一样倒霉。这位四川男生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其他考生一定要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答案非常简单:把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密码修改的更复杂一些(可以是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那么基本上密码被别人盗用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考生在拿到原始密码之后,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就是马上修改原始密码,并妥善保管自己的中考志愿登录系统的密码,这样中考志愿被别有用心的人篡改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对于中考志愿登录系统被别人盗用的情况,我觉得教育主管部门还要针对这一块来补全短板,比如在输入账号密码之后再让考生输入手机验证码,这样至少让考生的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更安全一些。

总而言之,避免类似的事情,一方面考生自己要让登陆密码变得更复杂一些,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充当“甩手掌柜”,要及时把登陆系统的漏洞填补好,给考生一个安全的中考志愿填报生态。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