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为什么有些大学生选择回家乡发展?

2023-11-24 13:09:58 条浏览

中国人有一种情结,叫乡土情结。落叶归根就是这样一个情结。我大学也是读的很远,从南方读到北方。但即使是在学校宿舍住了四年,大学待了四年,也还是没有安全感,总觉得出生的小县城才是自己的家乡,才是我要回去的地方。每次回来都觉得特别亲切,所以回家乡发展是必须的,那是一种内心的吸引。




第一,人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情结。第二,目前北上广深机会不多的情况下,回乡发展不识为明智选择。第三,相对沿海,内地竞争相对较缓,但机会比沿海多。




因为农村是一个创业的风口,说白了农村之所以没有城市发展快。是农村人都太实在了,就拿花生来举例子,你说中了10万亩地的花生,到卖的时候卖不上价格,自然没什么收入,第二年那就少种点儿结果第二年价格上来了。你要是在中之前就能跟相关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价格已经稳定住了,那就知道种多少亩就能赚多少钱,心里根本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价格,只需要把每亩地的产量提高上来。

还有一个就是比如说种水稻,真的是靠天吃饭。为什么呢?你说稻谷需要灌溉的时候水库水库没水池塘池塘没水就等着下雨,或者从河道里用抽水泵抽上来,河道里一共那么点儿溪水,关键是不够大家抽的!安装喷头,一亩地安装几个?需要多少成本,然后喷头喷的距离远啊喷的均匀啊比灌溉强多了吧效率高多了吧。关键是农村人都不懂这些。

再说一个比如养猪,一头猪需要4-5个月可以卖一头猪需要吃饲料大概1000块钱(假设)然后行情好扣除成本每头猪可以赚好几百,遇到什么瘟疫啊什么什么的各种瘟疫,卖不上价格加上死很多。那一下子就亏不少钱。

农村人都是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作物,而且是一窝蜂的都种,然后头两年都赚到钱了,第三年开始就烂在这里!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会农村创业,你至少知道痛点在哪里?知道怎么去解决?现在种田真的比上班轻松。都是机械化,至少现在我们那一块几乎没有看到用牛耕地的,没有看到人工割稻谷的,能机器的都机器。尽管我们这里是丘陵!大家都懒了!

所以回农村,机会还是很多的,不用承受快节奏的生活,不用交房租什么的。

农村真的挺棒。我现在在上海工作了8年我都想回农村了,真的要什么有什么,没有泥巴都有无线网日子还安逸!




大学生毕业回家因为现在的农村发展的也很快,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回家发展找准信息,有可能也很好的。




我的大学专业是一个万金油专业,什么都懂点儿又什么都不会,课程五花八门,政治、经济、金融、管理都有涉猎,但是一样儿也不精通,但当时并不自知,自命不凡,前程似锦,在被社会教育前我都是这么认为的。下面是我豪情万丈北上广,黯然失落回家乡的故事。网上流传着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安不下灵魂的段子,折射了大部分青年人的迷茫,因此我想讲一下我的故事。

虽然我的专业实在是糟糕,但是大学期间学了一个经济学名词,我记忆犹新并感觉倍加有用,那就是“机会成本”,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时间永远是有限的,每做一件事就必须放弃另一件事儿,一块地种了小麦就不能种玉米,玉米的价值就是种小麦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小,这事儿越可行,比较一下回家后的机会成本,一边是繁华都市灯红酒绿略高的薪资,但是要放弃守家带地一抹乡愁,一边想生活安定平平淡淡,那么就不要去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留在北上广和回家乡的成本没法量化,只能在自己心里算笔账,懂了机会成本这个词儿,或许就纠结的不那么厉害了。

我是2006年毕业的,那个时候非985/211的学生基本上就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的状态了,谋生的压力在毕业季弥漫开来,毕业班的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家里有关系找关系,学习好的在考研,条件好的准备出国,剩下的不得不把自己抛向社会,我就是其中一员。

由于专业不行,也没有什么过硬的本领,海量投简历,期待大力出奇迹,最后在深圳谋得一份门槛不高但是压力很大的一份商场招商的工作,工作性质类似于销售,打电话,上门拜访,陪脸陪笑,那个时候一个月是4500,其实我也不知道在深圳是什么水平,好在单位给提供宿舍,虽然很远,每天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公交地铁,为了生活也是坚持了下来,大概也是2年左右的时间,就到了题主的这个25左右的年龄了,期间我还给派到杭州,那个商城位置偏僻业绩不好,招商更加困难,压力骤增,每天郁郁寡欢不想上班。以下是我在qq空间写的一段文字:

毕业两年有余,辗转城市几个,西至西安,东至沪杭,南至深圳,北至家乡。大包小裹,飞机火车,一路奔波。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结识新友,忘却故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伴侣易找,知音难求,没有同船渡,奢谈共枕眠。光棍节可耻,亦早结束不能再过,切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否则,愧对家人,羞于自己。悠悠我心,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不知君在哪里,不知君在何处。

那个时候面对川流不息车流,熙熙攘攘的人群,密密麻麻的高楼,我始终没有一份存在感,感觉自己就是个工具人,是有钱人的赚钱的工具,关键我这个工具还不怎么灵光,性格内向,实在是在需要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商场中做不到我行我素游刃有余,实在是想不清楚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可是我才进入社会两年多而已。

那个时候只有下班时间找找慰藉了,恰巧那个时候在放乡村爱情,那个时候的乡村爱情还不是后来的扯淡剧,里面的剧情、场景常常勾起我回家的欲望,感觉他们简单、单纯、快乐,令人羡慕,我甚至有了回农村开一家超市的想法。回到现实中,没有对象,没有钱,4000多元的工资连租房都不敢想别说是买房了,那么我的未来在哪里?强烈的危机感笼罩着我,后来我才知道,2008年的时候我们东北当地县委书记的工资才是1700元(单说工资),所以我当时不是因为工资,是因为工作压力和恐惧感,所以我深深认同首次困惑的广大网友,当时虽然只有25岁,但是被社会教育了两三年以后,感觉心态到了60岁。

在乡村爱情电视剧的不断“鼓动”下,在工作没有进展整天绝望的情形下,在我确认都市的繁华永远都不属于我卑微感驱使下,我决定回东北,那时候我攒了5万块钱,天真的想回东北付个首付找个1-2000的工作,以为可以这么顺利的活下去,为了心安。没有人跟我商量,我也没人去诉说,父母是一辈子没有出过村的农民,不能苛求他们能给建设性意见。

回东北后,我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要在到省会立足,不比南方,但是毕竟也是相对的大城市,但是工作足足找了半年也没什么起色,每天晚睡晚起十分颓废,直到有一天接到一个招聘招商人员的电话,是我家乡地级市的一个商场,正在筹建工资尚可,算了干脆离开省会去那里吧,离家又近了一步。为了生活再次干起了招商,虽然还是不喜欢。不喜欢在生存压力面前一文不值。

从此,我在这个家乡的小城市生存下来了,也不再惦记大城市的繁华,只是当地人不理解,为什么从深圳回来?在深圳奋斗十年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那里有的是机会,遍地是黄金,哪是东北小城能比的,况且后代呢,还是要出去。我说我决定回来的时候也没有后代啊,连对象都没有。

在我们家乡商场工作以后,由于工作认真,人品尚可,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巧舌如簧,言而有信,在招商过程中认识了在当地从事珠宝生意的老板,他介绍我去他那里工作,待遇好了一大截,当然辛苦程度上也提升了一些,但是我退无可退,就坚持了下来,都退回老家了,无路可退了。后来我偶然机会又考了当地的公务员,30岁结婚生子,从此安定下来,也绝无再去大城市闯荡的可能。

从此,生活不咸不淡,按部就班,不起波澜,有时候我也会想,但是我留在深圳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也会成熟起来,也会遇到机遇,也会事业尚可,也会完成我这一代扎根大城市的梦想,不让后代再重复我的路?好比挖井,我才挖了两年就认为不可能有水,然后回到相对安逸的地方,但是和我一起差不多的人,很多在深圳顽强生存下来还生存的不错,或许就是比我多了一份坚持。我从毕业平均两年就换地方、换工作,从来没有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可以说是深受浅尝辄止的危害,也是这些年也在时刻反思的地方。

所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家乡,看完我的经历应该心里有谱了,无论在哪里,肉体先安放,灵魂才能跟上趟,学会放弃不纠结,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回到本文开头,经济学里这个名词叫机会成本,我认为是我上大学学到的最有用的一个词,比较一下自己的机会成本做个决定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