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中国人数学普遍比外国好,为什么很难出一个享誉世界的数学家?

2023-07-25 13:18:11 条浏览

会做题与天才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和填鸭训练,确实按套路解题的功力是比较强的。但同时,创造能力却可能被抑制了。

顶尖天才,可能还是与基因中的逻辑能力强相关吧。如果坦率一些的话,中国人基因中的逻辑能力如果不算比较差的话,至少不算太高吧。




只会运用,不会原创突破




数学是一种思维体系,为了具有普适性,脱离具体物质的规律和现象的束缚,纯粹追求思想上的自由一直都是数学的重要特征。有人因此认为数学是唯心的,但并非如此,数学承认物质世界有共性且可知,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立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信奉实用形唯物主义文化,从老庄儒家到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中国的文化都不怎么接受如数学那样毫无实用价值的思维方法的研究。比如,周易提出了一套数学思想,但立刻就要为各种数字和定理赋予天地人等各种规律,完全不顾及周易的数学思想是否严密。而且在后来对周易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天象和政治的研究。中国人的对数学的贡献从未超出算术的范畴。著名的勾股定理比希腊的毕氏定理晚了一千多年,而且还没有完整的证明。不过现代的哲学和逻辑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学者,相信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掀起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我们数学好,是好在高中,初中,小学阶段,而数学家是大学后面的阶段,需要大学以后深入学习,研究才能出这样的人才,数学这种基础学科,很难赚钱,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都是急功近利的,会选择数学专业的不多,更多的是选择工科,钱主要也是用在了工科方面,因为工科更容易有项目,研究数学的多半是应用数学,纯数学的难搞,也难挣钱,这就让很多人失去了积极性,当然在数学研究方面不行了




数学非常神奇,它完全来自人心、纯属唯心,却精准展示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数学是唯心、唯物完美融合的产物,即是唯心的、也是唯物的。至今为止,还没人可以证明这唯心的数学是错误的、这唯心的数学不是唯物的。




谢邀。

答:别急,未来的一个世纪应该是中国涌现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时候了!

鸦片战争表明,那时的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太大了!洋务运动开始,我国才有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开端,才有了国立西洋学堂,才有了学习数理化的意识。

直至中华民国结束,我国只教“四书五经”的私塾,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以解决当时贫穷落后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有了“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豪言壮语”。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蒸蒸日上,政语英数理化地史生全面发展,教材难度逐渐提高……孩子的教育,成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的头等大事!

客观地说,中国今天的科学理论已经跨入世界最先进行列,只是某些尖端技术稍逊一筹。

因此,根据当今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不难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我国各学科的学霸们在科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时代!

中国将成为现代科学理论最主要的突破口!




你这种认知就是被西方媒体“捧杀”的结果。

西方媒体报道的是中国学生数学好,也就是学生时期的基础教育应试能力。而西方人把这种基础学科能够用笔算或口算的算术能力交给了电子计算机。

至于数学是一个很深奥的概念。




中国人做题倒是6得很,但是一个杰出的数学家不是做题就能培养出来的,数学这个东西需要天赋的,我们现在学的数学只是基础,只要做会足够多的题,数学很快就上去了,但是到了高深的数学理论领域,就要有天赋了,因为一些理论不止是学习那么简单了,有可能前人留下的东西根本不足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数学家自己去探索,去创造,这个过程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没有天赋根本不能搞定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的问题,比如最近很受重视的黎曼猜想,黎曼这种天才随便带过的一步简化证明过程,后来数学家花了40年才搞定,有数学家因此而获得菲尔兹奖,可见,天赋是多么重要。别人随便的一笔带过的问题,你要花几十年,甚至还能被当作最高奖项的问题奖赏,这差别之大,令人咋舌。比如高斯那种天才中的天才,据说当年看到费马大定理的时候,随便说了一句,“这个问题太简单,我没兴趣!”这就是差别,后人用了300多年才证明的难题,人家觉得很简单!!!所以有些时候,数学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以生具来的!




近代,中国出过很多享誉世界的数学家,比如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等,只是近代以降,已经再难有跻身于世界数学之林的人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

奥运会金牌模式,对体育可能是有效的,这种全国上下群策群力,打鸡血给某几个人,期望他们能一飞冲天摘金牌,对培养数学家而言,是不能够的。

这种快出人才的方式,在中国的数学界,早已实行多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就是一例。

我们先不看其发展过程,只看其得金牌们的出路,就可略知一二了。

这些人大部分,是为了能近名大学而学的,真正有数学兴趣者,实属凤毛麟角。而就这些少得可怜的兴趣者们,上了名校甚至到了普林斯顿这样的数学系,最终也是以进世界大公司而告终。

我们已经没有为数学,而纯粹的付出和单纯的喜欢了,学好数学搞好数竞,都是基于很多现实的考量的。就像我们的爱情,也已经不再单纯于感情一样,有了很多世俗的原因。

没有了单纯的兴趣,而只剩了求生的手段了的数学,不会有为了成为数学家的人,进来并为之奋斗一辈子的。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呢?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