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婆媳为什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分歧这么大?

2023-07-14 13:45:48 条浏览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多交流沟通,如果出现如上的这种问题,已经很严重到影响到家庭了。

1、存在问题,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婆婆已经的生活环境都比较苦,所以现在就受不得让孩子受一点点苦,所有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

2、存在问题,因为教育理念不同。婆婆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吃好喝好,没有为孩子的性格塑造,没有为孩子的行为习惯考虑。

3、存在问题,因为教育出发点不同。我们的教育是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而婆婆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孩子可以很好的长大。

造成分歧,就要解决问题,不然最终受害的则是孩子。




不光是婆媳,任意两个人之间都会有分歧。要做到的是,提前沟通。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发生分歧,让孩子感受到,家里人的意见都是统一的。




婆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分歧大,很多人会将其归结于教育理念的不同,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远不止于此。暂且抛开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仔细想一想,与婆婆在生活上、为人处世等问题上就没有分歧吗?肯定会有,只不过彼此觉得各过各的,互不干涉就好,但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老人的掌中宝,所以,婆媳在这个问题上,都不会让步,各自为政,坚持自己的看法,甚至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教育方法来,而且大家的目的都是为孩子好,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结局往往是婆媳关系剑拔弩张。

换个思路来说,如果是妈妈和闺女一起照看孩子,会不会有这么大分歧呢?分歧肯定会有,但到了剑拔弩张地步的要少得多,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妈妈和闺女的关系要比婆媳关系要亲密,闺女说了不中听的话,妈妈不会往心里去,妈妈发发牢骚,闺女也不会计较,换做婆婆,可以吗?

同样是一句话,从妈妈和婆婆的嘴巴里说出来,听者会听出不同的意思,“孩子尿湿了,你这当妈的都不知道给换一换。”妈妈说这句话,闺女最多是妈妈嗔怪自己,会不假思索的回复一句:“不是有姥姥呢吗?”如果婆婆这样说,媳妇就会觉得是婆婆说自己懒,不懂得照顾孩子,弦外之音就是嫌弃我这个儿媳妇,这样想肯定会生气了,说不定还会毫不客气地顶撞两句,这能不吵起来吗?

所以,我觉得婆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分歧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不畅,而沟通不畅又是什么导致的呢?婆媳关系不和睦,婆媳关系和睦,有什么问题大家坐下来,当面锣对面鼓的说一说,什么难题都解决了。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分歧大,只是婆媳关系紧张的一个突出表现而已。




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你为什么不抽出更多的时间带孩子、教孩子呢?

婆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分歧,难道母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就没有分歧吗?

孩子好吃零食不好好吃饭,也是婆婆宠的;孩子沉溺手机,也是婆婆惯的;孩子骂人打架,也是婆婆仗的。孩子的一切毛病都是婆婆的不是。

当妈的自己带一天孩子就没有耐心了,你婆婆带几百天是怎么过来的?

扪心自问,当妈妈的你不吃零食吗?你不玩手机吗?你不打人骂人吗(自己描述教育孩子就是打骂)?多问几个为什么?

孩子的一些毛病,不要老拿婆婆说事,要多从自己身上找不是。你说是吗?




首先婆媳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一个传统,一个现代,经历不一样,他们的教育方式肯定有差异。其次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一样,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差异大,也很难有一致的共识。最后两个人的生活的家庭情况不一样,也会受到原声家庭的影响。其实在分歧上,要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才会让生活美满和谐




婆媳关系在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都是很敏感的话题,说到分歧又何止在育儿这一方面?有着20几年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要想没有分歧的生活在一起,就十分的不容易。没有孩子的时候,大家还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会出什么问题;一旦有了第三代,年轻的妈妈还要去工作,那老人帮忙带孙子,就减少了大家的距离感,每天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孩子吃喝拉撒睡这一堆事下来谁都会烦心,会看不顺眼,分歧出现,可能一场家庭小战役就此爆发。说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这些分歧没有对错,是立场和经验问题,我们要多角度分析。

首先,媳妇是孩子的妈妈,对孩子有第一监护权,抚养和教育孩子是权利也义务。所以,无论是亲妈还是婆婆,她们都没有义务替你照顾家,照顾孩子。我们作为儿媳应该有感恩之心,她们舍去自己的晚年生活来照顾我们,出于这个善意之心,还有什么不能沟通化解的呢?同样如果与丈母娘住一起的爸爸们也要同样感恩、理解。

其次,辛苦的老人们,谢谢您对我们,对这个家无条件的付出,操劳一生。但您一定要明白您带的小孩是您的孙子,不是儿子女儿,所以您在保证他们吃饱穿暖的情况下,不要过多的参与孩子的教育。时代变迁的太快,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又是处在高速发展的高速公路上,您所了解的社会,职场早就变样儿了,我们教育的孩子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人,但一定是可以走进社会,实现自我的人。所以孩子的爸妈由于年龄小,身边处于同一时期的朋友多,自然在教育的适应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您还是应该尊重子女对孙辈的教育方式。

第三,爸爸们,媳妇和亲妈这两个女人,都是因为你才走到一起,成为一个锅里吃饭最亲近的家人。你不要感到压力,因为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爱,她们都爱你,爱这个家。很都事情就是一句好话,一个玩笑就过去了,用高情商和幽默感化解家庭矛盾,爱媳妇和疼老妈都不耽误嘛~

下面我给抛几个小砖头,来说明下怎么化解婆媳矛盾。

1、把尿还是尿不湿。老人担心尿不湿捂屁股,不无道理,我家孩子在可以表达的年龄也说过不爱穿尿不湿,当然把尿也确实不科学。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多买裤子,尿了就换,每天回家洗4-5条,夏天的裤子婆婆随手就洗了,我都省事了。这就把问题矛盾转移了。

2、就要吃好吃哒。隔代疼爱真不是盖的,孩子要啥给啥,没有科学没有原则,如果直接跟老人说,他们一个“你从小就吃这个长大的,怎么他(她)就不能吃了?”,分分钟把咱噎死。这个问题治标先治本,孩子他要,老人就给,不要了当然就不给了。我平时就多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是个有想法的个体,只要他能认同你的道理,坚持原则孩子比大人做的好。

3、坚持科普。我们已经是父母了,科学育儿,多看书,多分享好的育儿经验。老人们都能玩微信了,转发他们一些温和的育儿经,总比他们传那些“不看就晚啦!!!”的文章要有意义多了吧?文章的选择一定要温和,不要有直指老人带孩子不好的内容,不但达不到效果,没准直接爆发啦。

家庭之事无对错,大家都要有感恩、体谅之心,沟通和理解才是处事之道。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伤神的问题,尤其是面对长期生活在乡下,没有文化,思想闭塞的公公婆婆,很多教育理念更是无法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们来说丝毫无用。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很多小夫妻不可能不出去打拼,白天孩子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带,面对这种情况,为人父母的我们,也一定要绞尽脑汁如何化解这其中的冲突与矛盾,更好的教育下一代。

首先,孝为立德之本,公婆纵有千般不是,也不是我们和他们大吵大闹的理由,从小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好榜样。小孩子的心是清明的,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孩子。

二,工作时提高效率,下班回家后,放下一切,全心陪伴孩子。和孩子多沟通,多谈心。

三,正视自己的位置,公婆,父母,他们不是教育孩子的主导者,只是辅助者,时刻反省自己对孩子关心够不够,是不是该陪伴孩子的时候,你却在打手机,该倾听的时候,你却不耐烦。

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谨记时刻提升自我,生活中处处存在矛盾,婆媳之间的矛盾,夫妻之间的矛盾,家庭与工作的矛盾,但一定记住,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一定不会养出熊孩子。

最后想说的是,爱心伴孩子长大,只要你足够爱他,生活中的困难矛盾都是有的,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与所有徘徊在婆媳之间而烦恼的人共勉。

作者:吕爽




这不是废话吗?以前都裹脚怎么现在不裹脚了!以前没手机现在怎么有手机了!以前没吃没喝现在呢!婆婆已经是过去的人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教育方式肯定不一样了!年轻人教育孩子做老人的最好不要管就算看到不顺眼也不要说出来以免产生矛盾!何必呢!再说了教育孩子不是单方面的教育要一家人多沟通意见保持一致!不要面前一套教育方式背后又是你的教育方式!这样不是乱套而且矛盾也会很多……




不光是婆媳在教育上有分歧,和老公在教育上也是这样。平时不管是什么都由着孩子。你管教孩子他们就和你唱反调。有次儿子对他奶奶没礼貌我就说了下他结果老公居然说我不应该说的,就连婆婆都说我。从那以后不管我儿子怎么对他奶奶我都不做声了。孩子有问题他们管不了就要我来管教。华好人就他们做坏人就我来当。




教育孩子上的分歧其实不只存在于婆媳间,与自己的父母,与老公甚至与学校老师也会存在某些分歧。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私人逻辑圈,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事情有不同的感受想法和行动。

在目前看到比较多的可能是婆媳间的教育分歧比较明显。媳妇与婆婆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年代不同,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两个不相关的人凑一起共事“带孩子”,总需要磨合的过程,有些可能磨来磨去最后只剩下火药味。

大家又会觉得:那我跟我爸妈也不同年代不同经历啊,怎么就感觉与婆婆分歧特别大?那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养育我们长大的,从小就开始养成三观与父母类同,几十年的与父母能磨合的都磨合了,不能磨合的也就这样摆一边算了。婆婆毕竟是个新的合作伙伴而且没有长年的共同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比起自己的父母,当然会分歧多一些。

还有就是界限的问题,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有界限模糊不清的时候,这个时候一旦被越界,自己没能坚守住自己的界限,我们内心会泛起涟漪,同理婆婆也会这样。

沟通方式也是一个因素,说话的语气,态度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和听者的感受,是舒服还是刺耳。你说出去的是“和”对方说话,还是射出一把箭“对”对方说话?

婆媳双方都有想改变对方或者希望对方按我说的做,这也是容易造成分歧。改变对方谈何容易,要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又有什么意义?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尊重每个人的做事方式,包容,体谅从自己做起吧。




首先是隔代亲,对于爱的表达方式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会因为孩子做错事情去惩罚他们,但是长辈可能就会宠爱或者说是溺爱。其次,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沟通少了。当我的儿子一出生的时候,我就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婆婆进行了沟通,请教她我应该如何做,怎么才能把孩子教育的像你的儿子,我的老公那样优秀。在探讨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见解,把婆婆拉到教育队伍里来。这样她才能更加客观的去想这个问题发生了,她应该怎么去做。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渴望,老年人会更多。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婆媳关系的话题自古以来都不间断,我想有很多一部分的话题是从管教孩子方面产生分岐的。

话说三岁一个代沟,婆媳之间就是鸿沟,管教的方式肯定不一样,时代变了,观念也在改变。无论是婆婆还是自己妈妈,其实结果也是一样。

婆婆常以过来人身份来管教隔代,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他们有时候认为年轻人懂的不多,特别是自己的儿子本身优秀的情况下,觉得自己更有经验。这样一来难免与我们有矛盾,所以我们年轻一代的家长尽量要多学习,孩子也争取跟自己多接触,不能一味的图省事,将孩子托付给老人。即使婆婆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你不赞同,但最好不要当面提出,事后在孩子离开时讨论。争取理念一致,让孩子感受到家族和睦是最好的管教!




老人带孩子的问题就是存在溺爱的问题,因为太过于宠爱孩子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问题当中所说的搞破坏、哭闹的问题。但是我们会发现孩子会挑人,在爷爷奶奶面前撒娇,在严厉的父母面前不会这样。这就是说孩子知道什么招数就什么人有用。如果孩子的要求太过分,可以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你不会满足他的要求并说明理由,任由孩子如何都不要去理睬。一般两三次后孩子就会发现他的招数不灵了,就不会再用了。婆媳之间存在分歧很正常,但是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有共同利益,就是都想为孩子好。可以商量如果下次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现在不是追究责任,则是考虑如何把孩子教育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既然一定得让婆婆带,就忍着点吧,她是长辈,说不得骂不得,不行就把育儿知识学一学,告诉婆婆孩子这样教育是不对的,她不信你还不信书本吗?对于态度强硬的婆婆,你也要有强调主权的意识,一味地责怪抱怨一点用都没有。另外,家庭的重要成员,孩子的父亲要起到重要作用,夫妻一致,其力断金。




两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存在分歧是无法避免的。婆婆带孩子的时代,能吃饱穿暖就知足了,她们没有网络资源,没有育儿书籍可以看,靠的就是她们上一辈的经验带孩子。她们的口头禅就是:“瞧!你们不也是活的好好的,一样有出息。”

孩子刚出生时,我和婆婆、妈妈在带孩子方面分歧很大,最后选择自己带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回过头想想,其实挺理解她们的想法和做法的。

毕竟,我们现在有这么多资源可以参考,喂养孩子方面更加科学些,老一辈的经验和思想的确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知识出入很大。我妈和婆婆看见我们这两年自己带孩子的情况,也肯定和认可我们的成果,她们的孙子健康、懂事、习惯好,也承认我们现在科学性的带孩子的好处。

解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分歧,我觉得我们年轻人需要更加有耐心的,告诉自己的父母,因为我们这一代父母懂得上网学习育儿知识的很少,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让他们自己抱着育儿书看,不太现实,也太为难他们了。如果我们可以耐心的教他们,跟他们讲解我们所学到的育儿知识,相信婆婆们也会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最好不要硬碰硬,毕竟我们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




你的心情非常理解,因为我也经历过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而且也在经历着,孩子不听话时非常生气,但当时只是生气而已,应该冷静分析原因,我觉得根据你描述,不能把所有问题归咎在婆婆身上,应该综合分析问题。

首先,孩子本身的性格问题,年龄问题。有的孩子从小乖巧懂事,有的孩子本身就特别淘气,爱捣乱、不听话叛逆,好动,这些问题我儿子身上都有。尤其是在2-3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也到了叛逆期,有了自己主见和意识,想法和自己不一样就闹脾气哭闹。首先应该理解,再慢慢引导教育。

其次,打骂孩子本身是不应该的,因为打骂确实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的脾气更大,性格更古怪,但是孩子不听话时候确实难以控制情绪,应该给自己时间调整,多学习些育儿知识,情绪管理方面的内容。

再次,婆婆本身和我们不是同一代人,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思想,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婆婆的做法,应该和婆婆好好沟通,如果实在不满,可以不让婆婆插手教育孩子的事情,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对于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可以事后好好给他讲道理,不能硬碰硬,可以给他立下一些规则,原则性的问题确实不能老惯着,比如爱打人,做错了事等,必须制止他。

教育孩子比工作累多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个性再倔强,好动不听话等,确实比一般孩子费劲很多,耐心耐心再耐心。




我家从大宝大概3个月的时候,婆婆到我家帮忙带大宝,一直到现在大宝上幼儿园中班了,仍然是婆婆在主导大宝的生活,而我则成了辅助带娃的角色。我知道也清楚婆婆带大的娃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也愿意花时间去跟大宝好好相处,跟婆婆好好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不愉快的发生,但最后都解决了。

后来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婆婆带孩子也非常辛苦,那为什么还会有矛盾产生呢?

第一,站在婆婆的角度来说,人老了,如果没有其它的生活爱好,那么她的生活重心就会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不断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让孩子逐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行为。

而对于这一点,作为媳妇,肯定是不赞同的。媳妇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这就会产生矛盾。

第二,老人带孩子,由于都是参照自己之前的老观念、老规矩,更有甚者,还会有些旧风俗,比如:剃胎头、给宝宝戴手镯、宝宝睡觉时头下垫书、月子期间宝宝不洗澡等等,这都会引起媳妇的不满,那么矛盾就会产生。这时候,媳妇又不能听之任之,就会反对婆婆的这些做法,从而让婆婆不高兴。

第三,从心理来讲,老一辈的人有些比较强势,由于长期在家里都是婆婆说了算,作为一家之主,从心里可能会认为:我吃过的饭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那么年轻人就应该听老人的。婆婆就会有着想掌控人的心态,那么这样,媳妇肯定就同意了。媳妇会想:你在我家,为什么我要听你的呢?宝宝是我自己的,为什么要受婆婆的控制呢?于是,矛盾就进一步激发了。

第四,当小孩生病的时候,这时候全家人都非常着急,婆婆更是急得不得了。婆婆会四处打听治感冒的偏方,但就是不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还会说:药吃多了不好。于是各种偏方齐上阵,害苦了宝宝不说,宝宝的病还不见好。这时候媳妇肯定心里就会埋怨婆婆,甚至会吼婆婆为什么不让宝宝去医院。这里要呼吁那些带娃的婆婆,小孩有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找专业医生看看,以免酿成大祸。

第五,宝宝小的时候,由于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还不能自己控制大小便,有时候甚至会发生便秘的情况。而有些婆婆呢,由于偏听偏信,竟然用肥皂或者用手去帮助宝宝便便,看着宝宝痛苦的大哭,媳妇肯定就受不了,也许积攒在心里的所有不痛快会突然爆发出来,矛盾就此升级。

虽然生活中婆媳之间关于怎么带小孩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产生,但我还是想对作为媳妇的人说:每个人带娃都不容易,特别是婆婆,一方面要照顾家庭,一方面要带宝宝,看着婆婆日渐消瘦,多理解婆婆,有空的时候也多帮帮婆婆,让婆婆不会觉得自己就是个老妈子的角色,那么婆婆就会有耐心跟我们聊天沟通,那么这时候作为媳妇的我们就可以告诉婆婆哪些风俗习惯我们要摒弃,有哪些好的育儿观念可以介绍给婆婆学习实践。这样下来,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老话不是说嘛,家和万事兴!




在中国很多人都说婆媳是天敌,有些婆媳在生孩子前还能保持很好的关系,可是生完孩子之后矛盾就突然爆发了,并且愈演愈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看看生完孩子的产妇对老公的态度吧,我身边有不少的宝妈,在有了孩子之后对老公的吐槽简直不绝于耳,比如说老公天天抱着手机,或者打游戏不撒手,不帮忙带孩子,当甩手掌柜,为此老公们有了个光荣的称号叫做猪队友!

再看看婆婆对自己儿子的态度,她们的儿子在自己眼里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看手机是了解国家大事,玩游戏是放松精神,偶尔帮忙带一下孩子那简直就是好爸爸的典范,心里想的是,我儿子真棒,不愧是我教出来的……

孩子的妈妈们教育孩子或多或少都是以孩子爸爸为反面教材,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教育的如同孩子父亲一般自我,不理解人,不能够体谅他人,所以孩子妈妈总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能够更加科学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别向自己爸爸一样。而婆婆教育孩子呢,是以自己的儿子作为榜样来教育,甚至都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最好的,我既然教育出了这么优秀的儿子,凭什么不让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孙子呢,并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多数婆婆没有意识到她自己只是孩子的奶奶,是不应该直接插手和过多干预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这个界限感,自然是出力不讨好的!

不管是婆婆还是媳妇,都应该有界限感,对待婆婆要尊重孝顺,千万别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妈妈一样,因为这本身就是不同的,而婆婆应该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媳妇,不过多的参与到媳妇和儿子的小家庭中,做到进退有度,才能让家庭和谐!




教育理念不同,立场不同。婆婆常常会以过来人的身份,以自己的从前教育自己子女的方式指导媳妇,但教育孩子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二三十年前的我们,ipad没有这么火,肯德基麦当劳也没有这么普及。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就会有更开阔眼界,更容易早熟,所以精神上也父母长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另外,隔代教育一般都会更加宠溺孩子,而作为妈妈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往往容易起冲突,对孩子性格养成也很不利。所以家人在教育孩子上尽量要沟通协商好,婆婆放手一些,妈妈让步一些,一家人多些沟通,都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婆媳不止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意见不合的地方。

首先,婆媳是两代人,两代人的原生家庭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经历的苦难不同。婆婆生活的年代,物质还是很匮乏的时代,所以婆婆可能会比较关心物质生活,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媳妇可能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注重陪伴,连接,会通过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看书来实现亲密的亲子关系。

其次,婆媳两人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婆婆没有接受过有关育儿方面的专业教育,带孩子凭借的是自己的经验;媳妇会注重科学育儿,会根据孩子的行为习惯,来塑造孩子的性格。

如果我们需要婆婆帮忙照顾孩子,可以把孩子的生活起居交给婆婆,而自己尽量多的陪伴孩子,负责孩子教育这方面。当然,需要提前跟婆婆约定好。这个也可以让先生出面跟婆婆沟通。说实话,老人和我们一样,是爱孩子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尽可能的,可以用有效沟通来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隔阂。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