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给孩子看绘本,是专注一两本看还是随意看多少本都行?

2023-07-06 11:57:47 条浏览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绘本的关注度和认知力都有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绘本是陶冶情操,帮助孩子辨识价值观的良好阅读工具,关键是要通过绘本来培养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增强他的阅读体验。所以,如果孩子对某套绘本感兴趣,愿意自主阅读,那反复读可以增强记忆,没什么不好。与此同时,家长应该选取更多适合孩子的绘本,而不是贪多求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孩子都会对绘本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他爱看的你给他看一百遍一千遍他也愿意看,如果他不愿意看的你应给他读他会反抗的,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家里只有一两本书的话,怎么知道哪些是孩子还可爱,哪些是孩子不爱看的呢。我还是建议家里最好书多一些题材广泛一些能让孩子有充分的选择权。宝宝两岁多现在有时候一本书能看三遍五遍,有时候一晚上要看十几本不同的书。所以这个问题还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对待。




首先你得买几本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这个可以查看网上的推荐,但是这些推荐并不一定能完全适合孩子,那怎么判断呢?把这些书挨个给他讲一两次,在讲的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我家孩子一旦遇到自己听不太明白也不感兴趣的书,就会眼神飘移,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这种情况这本书就会被暂时打入冷宫,可能会等孩子大点了,理解力到了的时候再拿出来了。等孩子对这些书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后,每次讲哪本书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了。我观察我的孩子会发现他一般会先让你不停的讲一两本他喜欢的,等他听到几乎可以背出来他就会让你换其他的。如果你家孩子太小,那你就买个4、5本换着讲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的。




孩子小时候看书主要是为了增长见识,以及培养他的一些语感,从这方面来看,各种类别的书都有比较好。但有些孩子可能会在某一本书上重复要求来回的看,可能这本书有触动他的地方,或者他想要了解的方面。所以长期来看,绘本类别要全,在某一个时期内可以专注于某一两本书。




个人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比如三岁之内给孩子看绘本,一来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来些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大一些的时候看绘本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广度,并且有一些非常好的绘本可以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带给孩子好的性格以及情绪管理等等;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慢慢认字了,绘本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对某本绘本很感兴趣,大可以一遍一遍的读,其实不担心枯燥,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自己可以读图!




孩子看绘本,是专注看一本,还是随意看几本,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家长不要硬性规定,今天必须看哪一本,看几遍之类的。这样会大大减少孩子看书的乐趣。带孩子看书,功利性、目的性都不要太强。如果今天孩子只想一本不停的重复又重复,有时候一本书可能要重复几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我家孩子看书就是喜欢不停的重复又重复,我都要崩溃),那就你陪着孩子一起重复的看。重复看一本书,对小朋友来说,是内心的一种需要,满足他就可以了,等他觉得这本书没什么可吸收他的,就不会再看了,就会去看的书了。

平时也可多给孩子接触各种不向种类的书。




这个问题涉及到父母对于孩子阅读的目标期望问题。

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天孩子读书的数量,自然你会要求他多读几本。而如果你的目标是让孩子体验阅读的快乐,你肯定会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

儿童阶段的阅读,肯定是一种快乐的阅读,而非带有功利性或目的性的阅读,这点请各位爸妈一定要明确,如果阅读的初心出现了偏差,很可能会伤害到您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希望快乐和自由,所以,他想读什么,想读几本,是一本读几十遍,还是一天读几十本,交给孩子自己决定,你要做的,是尽可能抽时间陪伴他一起阅读,一起交流,然后,为他多买绘本,如此而已。




【1】好的绘本是什么样的?

我真正开始关注绘本,始于瑞典的爱迪特老师。她七十多岁高龄,每次来中国帮助我们,都会带上几本绘本。

爱迪特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孩子看到的图画必须非常美丽,色彩、内容应该健康、积极、美好。卡通、漫画、可怕的怪物尽量不要给孩子看,他们不理解那是什么。‘图画’在德语里是榜样的意思,孩子看到的画面会内化成他的一部分。画面和谐,内心产生和谐。漫画、卡通、可怕的怪物不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和谐。”

爱迪特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她心目中最美的绘本是什么样的,而且她把最美的绘本留给了我。绘本的色彩是鲜艳的,但又是柔和的,像一幅幅艺术作品,不是电脑制作的色彩。画面中的形象是朦胧的,整个画面也是朦胧的,是水彩画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童话里才能出现的梦幻世界。

爱迪特老师推荐过一个绘本,是关于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文字是瑞典文,看不懂,但欣赏画面就能明白,讲述的是毛毛虫从出生到化蝶的一生,她遇到过树叶、花朵、雨水、彩虹,经历了白天和黑夜,她见到过蜗牛、蚂蚁,还不小心被蜘蛛缠住,眼看快要被吃掉,天使来解救她了。最后毛毛虫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向着蔚蓝色的天空飞去。我非常喜欢这个绘本,色彩淡淡的、柔柔的,毛毛虫画得小小的,当然不是小得看不见,而是作者没有为了突出毛毛虫的主角地位刻意张扬。每幅画面让人感到毛毛虫是生活在大自然怀抱里的,她在自然中是小小的、宁静的。

相比之下有些绘本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动物,把人或动物画得大大的。这样彰显人或动物的画法,我有点不喜欢。当然出于情节需要,个别画面突出重点人物或动物也很好,但如果整个绘本都是这种风格,我感觉作者是在突出自我了。

小小毛毛虫的画法,让我感到作者的态度是收敛的、谦卑的,尊重大自然和儿童的,不想凸显作者的意识,或者把作者的自我藏在了画面之外。我感到这样的作者,是为了儿童,或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绘画创作。而那种整个绘本都画得很夸张的作者,我感到是投射进了很多作者主观的理解,或者作者的用意是体现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我看这样的绘本时,感到作者的自我扑面而来,有些咄咄逼人。作者没有把小读者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了。

华德福的教育观点,不赞成给孩子看卡通类的绘本。澳大利亚的汤老师认为,对于成人来说,卡通可以是一种娱乐形式,但幼小的孩子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卡通人物是对人的扭曲、变形、嘲笑,孩子把这种形象吸收进去,就会变成他的一部分,或他会努力要往这方面发展。我们要给年幼的孩子提供真实的、具有艺术品味的图画。给予孩子美好的东西,孩子就会对美好的东西心生向往,他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2】先感知真实世界,再看绘本

有的妈妈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看绘本或卡片,这么做我觉得不太妥当,还是先让孩子对周围真实的人、动物、大自然产生兴趣,而不是先对绘本或书本产生兴趣。我听说有的孩子太早认识卡片上的苹果,结果真的看到苹果,他不知道是什么。绘本或卡片或书本都是人造的,画面再美也美不过大自然的造化。请问,一个真实的苹果、一幅苹果的画和“苹果”两个字,哪种方式给你的感觉最丰富?真实的苹果有色、香、味,还可以拿在手上,用嘴来品尝。而画中的苹果只能在平面上展现形状和颜色,文字就更加抽象了。

爱迪特老师讲过她切身经历的两件事情。她的班上有一位6岁的女孩,在草地上玩耍时,闻到花的香味,女孩说:“太香了,像香皂一样。”另一位5岁男孩在爱迪特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农场模型,里面有房子、栅栏、鸡、羊等。过一段时间,爱迪特带班上的孩子参观农场,这个男孩激动地说:“快来看!和我们做的一模一样。”爱迪特问自己:“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从此,她认识到,应该先让孩子看到真实的动物、农场,然后再照着做。最好先让孩子闻到真正的花香,再闻到香皂的香味。

选择绘本也是一样的道理,爱迪特老师建议,在孩子看到狗的图画之前,最好先看到真实的狗。孩子应该先感知真实的世界,再接触人工的世界,不要颠倒过来。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长颈鹿到哪里能够看到?如果没有见到过长颈鹿就不能给孩子看长颈鹿的绘本吗?对于比较年幼的孩子,我回答是的。不看长颈鹿的绘本,不知道长颈鹿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关系?年幼的孩子需要的是玩耍,需要接触的是真实的世界,孩子是否知道长颈鹿的样子,在我看来和健康童年没有关系。

【3】买回绘本后,不要急着给孩子看

我觉得孩子3岁左右看绘本一点也不晚。

另外,为年幼的孩子选择绘本,最好一幅图上只有少数几样东西,比如只有两三样东西,画面比较简单,色彩比较单纯。大些的孩子,画面可以复杂些,色彩多一些。像《兔年的礼物》《虎年的礼物》,画面上色彩比较多,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

有时让孩子看看黑白的绘本或很少几种色彩组成的绘本也很好。比如黑白色绘本《在森林里》和《森林大会》,我第一眼看到就很喜欢。老子曾说五色使人目盲,过多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

绘本买回家后,不要急着给孩子讲。理想的情况是先让孩子自己看,发挥他自己的想象,过一两周后,家长再给他讲。

在家里,给予孩子能够随意翻阅的绘本不要太多,比如不要把几十本都拿出来,也许有五、六本就够了,过一段时间再换其它的。

如果故事里有恐怖的内容能否给孩子看?比如日本民间故事《木匠与鬼六》的绘本,河中的水鬼向木匠索要眼珠。

弗洛依德认为,梦将成人的担忧、内疚和愿望,以象征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美国心理学家贝特尔海姆则认为童话是儿童的梦,帮助孩子宣泄不安、快乐、恐惧、仇恨等,舒缓孩子内心的焦虑。童话的结局通常是圆满的,使孩子最终得到心理的安慰。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梦里有美景有快乐,有恐惧也有悲伤。孩子通过童话故事来满足内心的某种需要,那是我们做父母给予不了的东西。

童话中的邪恶,也是孩子内心邪恶的投射。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成人会越来越感到人的复杂性,就说我们自己吧,难道内心没有一点狡诈、欺骗、仇恨、报复?这些丑恶的起心动念或付诸行动,不是等到我们长大后才有的,儿童时期也会不同程度地拥有内心黑暗的一面。当然孩子越小,内心越是光明,给越小的孩子看绘本,或讲故事,故事里的坏人或魔鬼越是不明显,或不太坏。甚至故事里可以没有坏人或魔鬼。对于越大的孩子,故事里的坏人或魔鬼、妖怪之类的越厉害,本事越大,干的坏事也越大。但无论如何,故事结尾要圆满。“善良”的欲望压倒或战胜了内心的“魔鬼”。研究童话的学者认为,没有了童话里的魔鬼或怪物、妖怪、鬼之类的邪恶代表,孩子无法更好地懂得自身的恶魔,不知道怎么控制它。

《木匠与鬼六》最后的结局是木匠猜出了鬼六的名字,鬼六就消失了。故事的结局是完满的,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看。不过比较适合大一些的孩子,至少4岁以上吧。

如果父母给孩子讲的故事,没有坏人坏事,只有好人好事,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长成善良的人,那就错了。心理学家贝特莱姆说,不让孩子听野蛮和残酷的童话,他们就无法宣泄可怕的冲动。童话里的坏事让孩子感到,不是他一个人想干坏事,从而有一种解脱感。故事的结局,总是制服了坏人或魔鬼,让他觉得自身的邪恶被清除了。

童话里的坏人或魔鬼,既可以是内心黑暗的象征,也可以是未来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阻力。故事不仅告诉孩子有这些坏人的存在,还告诉他如何去面对。孩子在无意识层面上获得的教益将深埋心底。当遭遇到类似情景时,这些教益将使孩子在无意识层面上做出反应。“而那些没有经历过童话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强暴会毫无防备。”

虽然故事中的坏人坏事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益的,但家长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也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听后感到害怕,家长就不要再讲这个故事,等孩子再大一些给他讲。选择的故事,家长可以先读一遍,确保绘本的内容和画面不会把孩子吓坏了。

有的家长说,我给孩子选的绘本他不喜欢,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绘本。我觉得不能完全依照孩子的喜好来选择。目前不少的绘本,就像商品一样,设计得很讨孩子喜欢,可是却没有品味,质量低劣。孩子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难道麦当劳、肯德基因此就成为营养食品了吗?某种程度上,孩子不知道什么对他是有益的,他往往是被外在的色香味吸引住了。我想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家长为年幼的孩子选择绘本。当然,孩子越大,可以给他多一些的选择。这就要求家长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绘本的鉴别能力。

【4】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看太多绘本

我曾打算做小学老师,因为自己绘画方面无能,就有意收集了一些绘本。其中有别人推荐的,也有我自己在网上买的。网上买的,由于不能看到里面的图画,有些绘本买回来就后悔了。

有些绘本,我是可以留给自己看的。《小房子》《桃花源的故事》《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爱心树》这些绘本,我觉得适合小学生。我还很喜欢无字绘本《男孩与青蛙》,比较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

我特别喜欢苏博士(Dr.Seuss)的绘本,将近二十年前我就买过他的中文版《万用衣》,不仅画面奇异,他创编的故事也非同凡响、趣味盎然。后来,我收集过他的英文版绘本,我觉得这是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最佳读物之一。苏博士的想象力和绘画实在是太独特了,让我痴迷。不是那种美丽朦胧童话的意境,而是充满着活泼的童趣和大胆的无与伦比的想象,能给我这样的成年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几年前,在寻找绘本的过程中,我发现绘本大多数是国外的,有没有用中国的绘画风格来表现中国故事的?我去了一次北京最大的书店,只看到有黑白连环画的中国故事,或者是用卡通形象表现的中国故事。我曾经向一家出版社询问,为什么不出版中国的绘本?编辑回答因为绘画成本太高,甚至高于进口图书。后来,我发现了毛毛虫童书馆的系列,全是以往中国画家画的中国故事绘本,还有最近出版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图画书(紫图童书),都是我所喜爱的。有的新近出版的中国故事绘本,故事的内容被改动了,加进不少现代元素,我不太赞赏这种做法。我宁可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我不反对改动,但不能改得面目全非,或故事情节彻底变了样。

一位瑞典的华德福老师曾对我说,中国的孩子一定要用中国的故事来滋养。2010年的冬令营,我准备了年怪、灶王爷和门神的故事。营员的年龄从5岁到12岁,我有些担心,信息爆炸的年代,这些故事是否孩子都听过了?我能吸引住他们吗?讲述前,我先问有谁知道年怪的故事?有几位孩子听说过但不记得了,唯有一位说记得,但站起来讲述时,只能讲个开头。于是我放心地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们的孩子不能只知道米老鼠和唐老鸭、只知道奥特曼,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不只是因为我们有黄皮肤、讲汉语,还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这个传统不仅仅是书本里写着的经典,也应该包括口口相传的中国民间故事。

华德福教育建议给孩子听多一些民间故事,少一些现代作家写的故事。现代作家必定带有现代的意识,而孩子的意识状态更加接近古代人的意识。格林童话最早就是来自德国的民间故事,我们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足够我们去选择适合孩子的中国民间故事。

我还想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看太多的绘本。在华德福幼儿园,一个故事会重复讲2到3周,起初我不理解为什么,最近几年我越发感到反复讲述一个故事的深刻含义。孩子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故事,就像太多的色彩让人目盲,太多的故事会让人心乱。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妈妈说最多的时候曾经一天给孩子讲过8个故事。现在的家庭,到了晚上,家长有时不知和孩子玩些什么、做些什么,孩子喜欢听故事,就一个接一个地讲。我不能说仅仅是因为故事讲得太多,孩子才会注意力缺失,但太多的故事会让孩子思绪纷乱,脑子里的念头一个接一个涌现。

台湾汉声出版社的林淑丽老师,给我讲过一件事。女儿小的时候,她工作实在太忙,没有时间陪伴女儿,但汉声出版的童书,她是一本本买回家给女儿看。等到女儿长大成人,留学美国后,她想,女儿快30岁了,不需要童年时代的绘本了,就把那些童书送给了一位朋友的小孩子。万万没有想到,女儿得知后非常生气,一定要妈妈把那些绘本要回来。林老师万分尴尬,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女儿说:“那些绘本陪伴我度过童年,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当我们准备掏钱买下绘本的时候,不妨想一下,是否能够陪伴孩子成长?值得留念一生吗?




看绘本,不要固定某一类型。应该是多样化的,共读绘本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最有效的方法。为孩子读绘本是极幸福的事!




孩子看绘本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打发时间。幼儿看绘本是从中学会阅读,养成看书和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种终生的职业。孩子看绘本肯定要有质有量。有质:绘本要有选择,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知识学习的能力,选择适龄的绘本给孩子看;现在市面上绘本有很多,还有不断的新出版,选择时最好是获得大奖的绘本,国内国外搭配着看;家长要引导孩子一起看,讲故事、提过,导读等。有量:选择好适合的绘本后,要根据孩子阅读的速度,固定时间段或一周阅读计划,慢慢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加大阅读量,图画内容减少,文字内容增加。




这个问题我也来回答一下,近期和儿子一起阅读的心得,也说说自己走过的坑。

书多不是好事,容易选择困难

我家儿子两岁,正式开始亲子阅读,开始读绘本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算是起步比较晚的。起步晚没关系但他的书却不少,足足有200多本。看着满书架的书自己都觉得自豪。每天睡前我让他去选绘本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站在书架前开始犹豫,我不知道他是不知道选哪本好还是书太多找不到他喜欢的在哪里?于是我尝试和他沟通,我拿起一本问他,读这个?他说不要,再换一本,他还说不要。这是我明白,书太多了,淹没了他喜欢的书。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把大部分书都放了起来,只留下他喜欢的那几十本书。弄完之后我发现,每次他都能准确的找到他喜欢的那几本,不在犹豫了。

重复阅读有利于孩子消化吸收理解

我之前的想法是孩子读的越多越好,有利于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每本书都草草的读一遍,即便是我也没记住里面的内容。后来虾米每次都选一本书,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选的这本书,很快都能自己复述了,每一页都能抓住关键点。每一次读他都能找到新的兴趣点,发现不同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即便不看书的时候,他有时也会自言自语说出书的内容。经历了这些我果断把一些不看的,少看的书放了起来。

重复阅读有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

孩子喜欢重复,一本书反复看,一个故事反复听,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喜欢有规律,经常重复的生活。重复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关系建立,由重复体验玩耍中的场景,或是讲故事,或是读书,孩子就能将所学到的东西和自己融合在一起。重复将孩子的体验和关系深度化,帮助他们将这些变为己有。重复看一本书,能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这本书,书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会变得很立体,他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书真正变成他自己的东西。




范看,专注一两本孩子也不愿意的。




我想绘本还是尽可能多一些吧,这样可供孩子选择的就更多。

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是动态的,是随着阅读的深入,阅读体验的增强不断变化的。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讨厌黑夜的习奶奶》和《小塞尔采蓝莓》以及大部头的《让路给小鸭子》。不光每次让大人讲,还自己对着书中的插画沉思半天。不识字的他有时看着图也能复述故事内容。

再后来去买绘本,他要自己挑选。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他一口气选了六本。《千万别去当海盗》这本书,封面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后来的《海盗不会换尿布》被他毫不犹豫收入囊中。类似的《小怪兽》《鬼屋那一夜》《女王吉瑟拉》也让他留恋不已。

一段时间过后,当熟悉了所买绘本之后,他常说的就是,我要看没讲过的。面对这样的要求,我窃喜不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一下他的绘本。

孩子大了之后,想法,兴趣不再单一,有时他们自己也未必知道更钟意哪种题材的绘本,做家长的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绘本,好让他们的选择更从容,体验更丰富。




读绘本等于读书,没有目的的读书才是享受。孩子刚刚开启美好的阅读生涯,个人建议不要去做过多限制。

我的孩子因为意外事件,3岁多还不会讲话。她的讲话和启智我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绘本故事开始启发,只要有大量的色彩、图案、伴随着故事,她的眼睛就会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一口气批发了1500元的儿童绘本,内容丰富多彩,只要有空,随手随地随机抽取,陪着孩子一起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大声地读,坚持了很久一段时间后,孩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的第一句话不是和我说的,是对着绘本的故事说的。

姑且以为,没有目的的读书才是真正享受的阅读,姑且带着孩子,让自由地去享受这一生难能可贵的最开始的阅读时光吧




我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养成习惯,或者看不懂,所以基本就是抓一本翻翻抓一本翻翻,丢的一地随便翻,我是不去管他的,因为管理太多会灭了他的阅读兴趣,我呢就在和他亲子阅读的时候开始就让他选2本,给他讲讲,现在大些了每次就一本。时间久了他的习惯也不错了,每次就几本集中看,个人建议让孩子自己随意的看,这正是他兴趣爱好。慢慢等待~,谢谢!




哈哈,这个问题我昨天才研究过。说是研究有点夸张了,其实我就是好奇的向周围的小朋友咨询了一下。每次带小妞去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看书,小妞都会直奔她喜欢的绘本区域。并且总是拿起她每次看的那几本书。我问她,你看不腻吗,要不换几本新的看。小妞3岁2个月,她回答我说,这本我还没看够呢,等我看够了我就换。这时候来了一位比她大2岁的小朋友,手里拿了好几本绘本,放回原位后又换了几本准备去看,我喊住他问,你好厉害啊,可以一下看这么多书啊。他说,看完一本就换一本呗。看的多了,我脑子里故事就多。

所以通过这件事,我大致总结了一下,孩子看绘本,到底专注一本看还是看多本,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喜好,接受度来决定的,而不是我们家长决定的。像我们家小妞,3岁多的年龄,思维,感官都处于发展初级,所以只要她喜欢的事物,她会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做,平时我给她讲故事也是,一个故事她可以连续听好几遍,然后还要求我在讲。大一点的小朋友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所以他们就喜欢看很多绘本。其实,他们只看过一遍的绘本,过一段时间在拿给他们看,他们还是挺喜欢看的。

最后,我的观点就是不强迫孩子的阅读习惯,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个家有十岁小书虫的妈妈,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可以有话说的。

我家的亲子阅读应该是从孩子1岁左右或者更早开始的,现在家里的书不说成千上万册,离这个数字也差不多了。而孩子小时候看的绘本在家里也占据着一席之地,到现在孩子都还时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得还很认真,甚至还不准我拿去送人,说是还要再看,反复的看。

对于给孩子看绘本,是专注一两本还是随意看多少本都可以的问题,我觉得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

不能独立阅读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一两本绘本会更好

所谓不能独立阅读的孩子,就是指孩子在五六岁前阅读绘本。这个时候的孩子是不能独立阅读的,却也是正大胆摸索这个世界,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阅读绘本肯定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所以这个时期的他们专注于一两本绘本,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专注一两本绘本,可以让孩子对绘本里设计到的内容更加熟悉或者换种功利的说法叫更容易掌握。一本绘本的内容涉及是很丰富的,想要孩子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那么反复阅读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

同时,对于较小的孩子而言,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两本绘本还可以给他一种安全感。熟悉的内容会让孩子更开心,更有安全感,而换来换去的内容不但让孩子无法准确的获取,还有可能给他造成恐慌,所以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两本绘本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能够独立阅读的孩子,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

对于能够独立阅读的孩子,也就是5岁以上的孩子,个人觉得可以给孩子一些多的选择。

能够独立阅读的孩子已经有了选择的意识或者说独立的意识和思想,那么给孩子多一些选择将对孩子起到很好的作用。

给能够独立阅读的孩子多一些绘本,或者随意给一些绘本让他自己去选择不但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学会选择。




给孩子提供绘本的时候,我的建议是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的机会,然后尊重孩子的选择。

很多孩子,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很喜欢重复看某一两本绘本,一遍又一遍。在这个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她对绘本的内容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能够跟她的生活和实际认知联系到一起,产生共鸣,最后将绘本的内容吸收,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发散想象力。

但是孩子对新事物还是很好奇的,她们还会对新的绘本感兴趣,也会被新的绘本吸引,然后重复阅读。

但是到底是看很多绘本还是专注某一两本这个决定不是我们来下的,因为孩子的重复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两天的,比如小孩子某几天特别喜欢重复某一本特定的绘本,但是过几天她又会对其他的绘本感兴趣了,再过几天他可能又要返回来看他最初感兴趣的绘本。

也有的可能是,小朋友在三岁的时候不喜欢的绘本,在他三岁半的时候突然就爱不释手了,这些都不是家长能够选择和限定的。

所以建议家长还是应该给孩子提供选择绘本的机会,让孩子在足够的可挑选的范围选择他喜欢的故事书去反复阅读,等到孩子能够比较轻松的理解故事了,或许她重复的频率就会降低,可以涉猎更加广泛的内容和书籍了。




以我的经验,给孩子看绘本,是专注一两本看还是随意看多少本,应该由宝宝说了算。

因为看绘本的是宝宝,有时候大人的觉得好看的,宝宝未必喜欢。需要注意的是绘本尽量买纸板书。

我家宝宝几乎是从半岁开始看书的,是布书,因为宝宝还小,喜欢把东西放嘴巴。后来买的是纸板书了,因为纸板书不容易被宝宝撕烂和咬坏。

当然,我也进过坑,网购了一些绘本的纸质书,因为便宜又有60多本。结果宝宝又想咬又会撕烂,就束之高阁了。不过现在宝宝一岁半,这些纸质书又拿出来了看。

现在家里上百本书,宝宝每天看的都是她自己去找的,而且每次都能精准的找出自己想要的书,喜欢的要连着看好几天。

所以不用纠结看几本,让宝宝选择,一但有宝宝很喜欢的,相信我,你会陪着看到想吐,然后宝宝还高兴的要再看一遍。

我是89后宝妈晨意微凉,喜欢的话就点一下赞,关注一下更好哦。




这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不能一概而论。

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建议先专注一两本看。孩子小的话,本身对绘本的理解就有限,需要重复来让他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如果有比较多的新词汇,要专注一两本看。孩子在看绘本的过程中,会积累词汇,如果书中的新词汇比较多,需要重复来让他习得。

遇到孩子特别感兴趣的绘本,可以专注一两本看。孩子对绘本是有自己的感觉的,如果有遇到孩子特别喜欢的绘本,不妨多读一段时间,让孩子享受跟自己喜欢的绘本相处的感觉。

孩子大一些后,应对绘本进行适当丰富。孩子年龄稍大后,对很多内容的吸收能力增强,需要的绘本量也会增加,此时应根据孩子的需要,对绘本量进行适当丰富。

最重要的,是要多观察孩子对绘本的感觉,灵活安排。

我是“鱼儿老师爱育儿”,一个心理咨询师妈妈,专注于家庭与亲子,欢迎关注。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