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很活跃,有的就很安静?

2024-01-17 16:00:19 条浏览

科学家认为,儿童天生有安静的能力。可惜的是,常常因为家长喋喋不休,见缝插针的“教育”,儿童的身心丧失了连接,影响他们健康成长。作为父母,看看自己有没有成为一名“破坏者”吧。

每天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要在各个区域做游戏。有些小朋友东逛西看,这个材料摆弄几下,那个材料看一会儿,短短十分钟可以换五六个操作材料,即使提醒他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仔细看看也没用;有的小朋友随便走进哪个区域就一屁股坐下来,一直在同一个位置,有时明显发现他对手中的操作材料没兴趣了,提醒他可以看看、试试别的,但也没什么效果;也有的小朋友则有序地一样一样操作,充分玩过以后还跟老师或者同伴交流几句。

很显然,这是三种类型的孩子。

第一种往往是家长常说的“我的孩子真是一刻也不停”——不会安静的孩子。在家里表现为玩具摊了一地,好像很热闹,但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想玩什么;

第二种是大人口中的“乖小囡”——过于安静的孩子。表现为不太活跃,能长时间保持同一活动,甚至没事情做的时候只是发呆,也不对大人提出需求,是“乖”过头的宝宝;

第三种则是动静相宜的孩子,玩的时候放得开,静的时候收得住。

不管是东走西逛的孩子,还是一屁股坐在那里没兴趣也不换地方的孩子,其实都属于安静能力缺失。

无休止的“教育”让孩子失去安静能力

曾看过一位大学老师写的关于孩子安静能力的文章。文章讲到,她在听一场童声合唱演出时,座位旁边两个5、6岁的小朋友在快乐地嚷嚷,直到独唱部分清澈的高音在剧场上空回旋,小朋友突然安静下来,进入了音乐。

不少大人“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好好学钢琴,一下子把孩子从音乐中拽了出来。结果,孩子恢复打闹。当台上表演一首印第安童谣时,孩子听得聚精会神,家长又“抓住时机”用很学术的语言,给孩子介绍民族知识。孩子又失去了欣赏音乐的兴趣。

每当孩子沉浸在音乐中,家长就见缝插针地讲道理——同样的情况,家长中并不少见。常常见到有孩子拿着自己画的画,兴冲冲地给家长看,家长大赞一番后,就摆出很专业的架势说:“宝宝,这说明你画画的时候一定心情很愉悦。美术史上,画画还有很多个派别……”或者是给孩子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意犹未尽地沉浸在故事中,家长则意犹未尽地抓紧时间给孩子开讲人生大道理:“这个故事说明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很费解,为什么家长就这么急着要把他眼中的世界刻印到孩子的脑中。

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总把他们所认同的语言和道理灌输给孩子。尤其是孩子在和音乐、绘画等艺术打交道的时候,孩子有天生的与自然、与艺术对话的能力,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有他们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敏感程度是成年人无法企及的。

不需要用专业的术语和明确的概念,甚至不需要用语言,尤其是孩子的语言还没有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对世界有着他们自己的认知。

对爸爸妈妈来说,电脑的吸引力超过了孩子

无休止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安静能力,但对孩子需求的忽视,也一样会使孩子失去安静能力。不久前,我对小班孩子进行了“我的爸爸、妈妈”的调查,请每个孩子回家观察爸爸妈妈在家做什么。

结果发现妈妈基本上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但关于爸爸,30个小朋友,27个的回答都是“爸爸在家有空就玩电脑/玩手机/看报纸”,只有3个小朋友回答“爸爸做菜很好吃”、“爸爸和我拍照片”、“爸爸洗衣服不干净”。

这个结果令人深思。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但是在孩子眼中似乎有些缺位,尤其是父亲,几乎没有一位父亲能够保证每天在家对孩子的陪伴。

当电脑、手机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可想而知,孩子会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吸引父母的注意,比如玩具摊一地;上蹿下跳发出声响;动动那些大人不让碰的东西,于是出现了第一种类型的孩子。而这样的家长往往会在物质上给孩子过高的满足,看到孩子什么玩具都无法长时间操作,以为不喜欢、不感兴趣,于是买了更多的新玩具,造成环境中给孩子的刺激太多,导致孩子的不安静和混乱。

另一些孩子,则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比如怕孩子受伤、弄脏、搞乱地方,就时刻“哎呀,别碰,小心!”;“这个不可以,会弄脏衣服的”;“不要搞乱掉!”把他们跟孩子说的话录下来,会发现一系列否定的句子,束缚、限制得过多,时间长了,孩子的主动性慢慢消失了。

有安静的能力才有成长的能力

爸爸妈妈不难发现,当孩子处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不仅能主动完成很多活动,而且非常专注,反而会让我们觉得“他是不是玩了太长时间的积木?”;“她给娃娃做饭是不是太久了?”其实这正是安静的价值——孩子在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控制自己的动作、语言,充分思考,所以当孩子很安静、很专注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尽情探索吧。智慧的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安静学习的机会,秘诀在于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作用。

观察正在建构身心协调能力的儿童,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大多是自主、自动完成的,他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让心智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孩子显现的行为,是动作的协调与精确。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来拿到水槽前面,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想用剪刀剪直线,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达成目标。

相反,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一旦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就会失去指挥,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

当大部分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

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

动静相宜的孩子,在生活中难免有小磕小碰,难免犯些成人眼里的错误,但家长却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包容的氛围,既不违背孩子天性,又能抓得住孩子,与幼儿园组织和安排活动的原则异曲同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像弹钢琴,既有动听的主旋律,也有沉稳地伴奏,一张一弛、动静结合,奏出快乐健康的乐章。




孩子的性格有内向的有外向的家长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孩子性格虽有先天性的但是也是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好亲子活动会让孩子每个细胞都会活跃起来,不好的亲子活动会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却是压抑的,不舒服甚至会是不开心的!

大人在于孩子游戏过程中不要喋喋不休,永远有说不完的孩子的缺点,那么孩子与你相处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




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比率。就拿性格来说,一样,有的人特别的安静,有的人就特别的活跃。孩子也一样,所以才说幼儿园的教育非常有必要参与,父母可以给予陪伴和生活的照顾,但是同龄孩子的集体生活,是家庭无法给予的。就算是很安静的孩子,老师一样给予展示自己的机会。




其实,这和孩子的性格以及表现方式不同有直接关系,有的孩子性格相对来说比较外显,喜欢热闹的场景和活动,就会特别活跃;但有的小朋友性格内向,相对来说更加害羞,他们就不会表现得过于主动,不太喜欢人多热闹的场景,就会比较安静,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对于小宝宝来说,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心。

但是,如果孩子表现的倾向化过于明显,且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有所改观的话,那可以对其性格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也可以多同孩子交流,这样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为每个孩子性格都不一样,有的比较外向,很喜欢在活动中表现自己。而有的孩子则比较内向,宁愿当个为别人鼓掌的观众。我觉得这没什么,孩子愿意在亲子活动中表现自己那就随孩子去,家长尽量配合孩子就好。假如孩子没有什么兴趣,只想看别人玩,那家长可以适当鼓励孩子参与进去。但不必强迫孩子一定要参加,其实当个观众也可以很快乐。




对于亲子活动中有活跃有安静的小朋友,我认为主要还是跟孩子的性格以及家庭影响有关系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我认为应该是家庭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看到这个孩子的状态就能知道他的家长是什么样的状态!很显然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影响了孩子的,你的好习惯坏习惯孩子都是照搬过去!所以说孩子在亲子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家庭的影响!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宝宝性格上比较开朗,有的喜欢安静。

活泼的宝宝肯定是活跃的,不活泼的,就喜欢安静。但是他肯定也喜欢参加亲子活动,这个时候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带着他一起参加,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如果你们那表现好,孩子肯定也会受到鼓舞,变得活跃起来。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