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0:29:09 条浏览
在我们小时候比较天真活泼,
考学以后,因为不同学校,话题越来越少,后面有新朋友,忙着恋爱,自然没有时间来维系!尤其是距离,比如一个人去了很远的地方上学,另一个还在原地!
思想也会因教育,经历不同而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的朋友还是不够好,我小时候的那几个哥们不管多久都是兄弟。剩下的不够好的的确是渐行渐远了
时间,空间,圈子都会产生距离感吧
小时候交朋友很容易,小孩自动找小孩玩,跳几次皮筋,吃一块糖,就是朋友了,那时候我们都简单,有一个能陪自己玩的同龄人就好了。
长大后和小时的玩伴联系越来越少,大多失去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各自发展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没有了共同语言,就算见面也不知该从哪儿说起了。
独立的三观已形成,会下意识的排斥三观不同的人。
小时候大家都像是一张没有涂染的白纸一样,放在一起没有对比,没有太大的差异。自然很容易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有个比我大十一个月的堂哥,他小时候就在我们家里生活,那时候物资也很匮乏又是在农村里面,我天天和他一起放牛,一起在河里洗澡,一起捡一些废品卖了钱然后再一起去上网打cf......
我们总是在树林草坪里,寻找着有趣的地方;在清澈的小河了,捉鱼捕虾;等太阳露着半边脸,在夕阳中牵着牛回家。
后来上了初中也是在一个班上读书,慢慢的发现我们彼此有了不同的见识,不同的追求。到了高中我们在一个学校读书,却在不同的班级,虽然在一个学校可是见面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一段时间不见就会觉得有些陌生。后来上了大学,都在不同的城市,平时也不怎么联系,觉更加疏远了。
现在过年了还是会在一起,虽然彼此的话题没有太多,但是我们都愿意守着那份儿时最美好的回忆,只是谁也不愿先提起。
小时候,那年代,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没有去过远方,只生活在家乡的一个镇上,以为环绕镇上的山就是世界的尽头,不知道远方是什么。那时候有那么一伙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上学,每个人的家庭都不富裕,但是却无忧无虑。早上我们成群结队去离家五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下午我们等到一起回家。放假时候,我们一起去山上烤红薯,去河里游泳,农忙时候我们各自帮自家父母割稻子然后找一块割完的稻田打泥丸仗。有时候我们也聚在一起看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有时候我们也窝在一起打游戏。虽然也有过争执,有过矛盾,有过吵口打架,但是依然相护陪伴到初中毕业。
也许长大了就意味着离别,到了上高中时候,每个人的路就开始出现了不同,有的人去了县城读高中,然后去了外地上大学,再去了外地工作,每年就过年回家一次;有的人读完初中就放弃了学业,过早进入了社会。之后联系就少了,感情就淡了,后来干脆就不联系了,虽然每年过年也能见面,但是也没好好坐下来叙旧,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改变了我们的性情。
小时的朋友,同学,有的还是能成为至友,好友的。只要成心代人,对方也会真心对你的。我有几位好友,同学。我们有的是一个村的,有的是从一年级到高中,还有直到大学的。不过大学时不在同一学校。只要春节回家我们就互相打听消息聚一起聊聊。那时条件差,没电话,只有通信。有的从六九年初中毕业。有的是七二年高中毕业。有的推荐上大学,还有们恢复高考又考上了大学的。还有的毕业就参加工作了。有的回在家务农。有的好多年没联系。可是有了电活后互相打听又联系上了。从二零零年我每年都聚一次。有说有笑好象又回到了小时候。现在有的走不动让老伴拉也要去聚会,见面还说小时的事。还象是童心未变。那么开心,快乐。都说见一面,少一面,能多见一面就多见一面。虽说小时候很穷,但友谊是长久的。有的是县级领导,有的企业家,有的是老农民,可见面还是叫乳名,不分领导,大款,都是一样对待。这才是儿时的朋友。友谊是永恒的。
一些少年时的发小,为何渐行渐远?
因为你们的相遇,是农村这个平台安排的,当离开平台后,关系逐渐变淡,是件很正常的事。说白了,你们只是朋友,但根本不是好朋友。
就像那些长年在村里的人,很多人也只是朋友而已。因为农村这个平台,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熟悉。但是,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还是谁也不让谁,该吵还是吵。
所以,我想说,那些渐行渐远的发小,你们的关系真的不是很好。你们只是在那个阶段相遇,你们只是认识彼此,熟悉彼此,然后成为了朋友。当离开后,可能头几个月或者头几年还能联系,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慢慢的,就会相忘于江湖。或许,你们在某一刻相见的时候,会微微一笑,或者会打声招呼,这其实就能代表,你们曾经是发小。
当然,也有关系很好的发小,这些多数是因为你们在离开农村这个平台后,仍然在通过其他平台维系着,比如你们都上大学了,比如你们都在从事一个行业,比如你们有同样的爱好,比如你们都在一个城市等等。
所以,有些发小渐行渐远,我们没必要伤感,没必要感慨,这不是我们造成的,这是平台造成的。只要能记得彼此,就够了。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玩的很好的朋友,长大后却渐行渐远,关系越来越淡,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微妙,也很不好回答。本来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却渐渐疏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粗略地谈一下。
上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我们住在同一个寝室,平时几乎形影不离,生活上相互照应,学习上相互帮助,像兄弟一样。后来,我参军入伍。起初,我们还频繁地通信,渐渐的书信往来也越来越少,后来失去了联系。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念他,也想联系上他。去年,有高中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终于联系上了,当然其中也有他。我很兴奋,急匆匆地给他打了电话,在电话里相互问候几句,便觉得无话可说,匆匆地挂断了电话。到现在,我们也是在过节的时候,偶尔在微信上相互问候一下,已经没有继续沟通下去的欲望。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之间的友情,是被时光的流逝冲淡了,还是被千山万水阻隔了。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友情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
这样想着,心中便有种莫名的惆怅,为什么岁月悠长,绵延不断,而感情却会慢慢地淡漠。
这让我想起张爱玲和炎樱之间的友情。年少时,张爱玲和炎樱亲密无间。炎樱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她在文字中处处透露了,对炎樱的认可。后来,两个人去了美国,一开始还常来常往,后来两人各忙各的,相处平淡,不怎么沟通。因为生活鲜有交集,也不再爱聊从前的事,于是渐行渐远。
在晚年期间,炎樱写了数封信给张爱玲,但张爱玲只回了一句话:“我不喜欢和我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一个死人一样。”
生活的急转而下,命运的各不相同,三观的渐行渐远,这些足以让张爱玲放弃这段友谊。
对于友谊来说,距离不再是美,而成了产生隔阂的主因。
人都在成长,如果你的成长,跟不上朋友成长的脚步,就会不合拍。因为你们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而有些人,原本是对手或是敌人,后来却成了好朋友。比如说高晓松和韩寒。2006年,韩寒与高晓松曾有过博客大战,那时他们都互为敌人。但后来,他们却不打不成交,因为相互欣赏,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这是因为他们同处一个层面,处于同一个圈子的顶端。
龙应台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这样,成人的友谊,走着走着就散了。
当两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都已经不再相同,阅历和观念,就会成为彼此情谊间的一道墙。
再好的关系,都会死于距离和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