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Steam上的《中国式家长》这么“扎心”,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玩?

2023-07-24 15:43:45 条浏览

为什么我不是药神对现实描述这么深刻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人民的名义描述的内容更黑暗收视率还那么高?此类题材就是因为真实不回避不粉饰才受大家欢迎啊。可以通过这类自虐自嘲式的游戏方式让自己缓解心态。有内涵的好游戏。




扎心么?我告诉你,一点都不扎心。

至少在我看来,玩《中国式家长》,一点都不扎心。

我们在学生时代最难受的是什么?是卷子考零分么?是被请家长么?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你不知道你未来能干什么;最难受的,是你明明不会,却依旧要硬着头皮写下去的那种痛苦;最难受的,是每天天都没亮就起来,抓着肉夹馍,飞奔到学校,结果一不小心甩个狗啃shi,难受的不是腿磕伤了,而是肉夹馍飞出去了……

一句话来总结,学生时代最扎心的,是千篇一律的生活;是没有目标的努力;是因为一点琐碎的小事就击溃你一天的好心情。

高中时候,放学路上有个修自行车的老爷爷,我们骑车回家的同学,每天都会路过那里,车坏了、没气了,都会在那里修一修。

有天闲聊,那个老爷爷跟我们说,“其实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学生是高一,哪些学生是高三”

我们很惊奇,爷爷接下来说道“那些高一的,眼睛里还带着一丝光亮,而高三的学生,大多都没有了,我在这修车这么多年,就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眼睛里的光芒,慢慢消散,然后消失,然后又来一批。”

《中国式家长》,玩起来为什么很好玩,很有感觉。

一方面,它确实反映的是比较真实的中国式儿童的学习成长史,另一方面,里面的许多内容,玩起来很“爽快”,你以后要做什么,都给你列出来,你的属性,全给你摆好,哪个不行就补哪里,游戏的最终目标,不是“分数”,而是“职业”,准确的说,是“身份”。

游戏中不乏考上了清华,最终成了一个小商小贩的例子。

在游戏中,你可以去选择让孩子往哪一方向发展,是成为程序员?还是一个艺术家?甚至是一个飞檐走壁的“忍者”?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很难,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中国有99%的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属性”,孩子的属性,只能从“成绩”中反映出来。

《中国式家长》,玩起来很爽,因为它简化了成功的过程,做作业,写卷子,点点鼠标就完成了,各项数值摆在面前,专心去发展就好了。

这是理想的乌托邦,乐在其中的玩家,很少会是天之骄子,而是当年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那些成绩永远中不溜,不犯事、不惹祸,但是成绩又一般的人,他们玩这游戏,是想回到过去,重新再来。




感谢邀请。

大家好,这里是正经游戏,我是戴红领巾的正经小弟。

小弟我听说前几天有一款非常‘正经’的游戏——《中国式家长》,难道这款游戏是模拟扮演家长的吗?小弟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而这款游戏有多火呢?在上市不到半天,就成为steam热销榜上排名第二的国产游戏。(第一是太吾绘卷)其中90%以上都是中国玩家贡献的购买力。

然而现实的残酷告诉小弟,这是一款模拟一代人从出生到高考的游戏,在游戏中,你只是一只弱小无辜的小婴儿,依然要在父母的叮咛和希冀下,完成屌丝逆袭白富美的人生!

作为一只小婴儿,能做的事情是很少,只能在睡觉之余翻翻身,开下脑洞!然后点击下一回合,尽快的长大成小学生!

在小学阶段,减负是不存在的,作为祖国未来的小红花,语数英+自然+品德修养是日常课!减负?那是不存在的!只能在最后时间看下动画片(喜羊羊、熊出没这样的)才能安慰下自己幼小的心灵。

刚刚及格的小弟

当然这也不能一味的讲究学习,小学生也是可以有心理阴影的嘛,只要压力过大,心理阴影就会蹭蹭地往上涨,满了之后就会崩溃自杀,提前结束游戏。

唯有邪恶的小卖部才能在课余时间缓解下自己的压力,拓展自己额外的兴趣和爱好。说不定长大以后的职业就和自己小时候做的决定有所相关呢?

小弟一定要把98块零花钱送给吃鸡

经过了懵懵懂懂的小学阶段,到了初中和高中就有更大的自由度了,比如说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神!小弟露出了“嘿嘿嘿”的表情。

女神有了,那还缺什么?没有零花钱怎么养女神?平日打打工,过年收收红包,给女神买个礼物岂不美滋滋?

而且在学校中,还会有班干部竞选、期末考试、选秀等随机事件触发,一旦能够顺利完成,就会奖励大量的属性。

在经过42个回合的学习和挣扎以后,小弟终于要迎接高考了!屌丝逆袭白富美?上清华北大?就看这一战了!

考完高考的那一天,就是那么晴朗啊,无论是天气还是心情。

然而游戏告诉我,无论你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游戏中,你都只是一只学渣,高考只考了483分,小弟的脸被打的“啪啪啪啪啪”的响啊!

大学结束之后,女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物种”的原因,竟然连80%的成功概率都拒绝了小弟,大概因为小弟在现实中也是一只单身狗吧!物种不同怎么结婚?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的,这游戏激活某些图鉴的属性,可以传承给下一代,并且游戏中有很多隐藏的特长职业和结局,你的下一代也受上一代的影响,比如说零花钱、性格等。

游戏各种隐藏的职业和随机事件也让人有探索的欲望,从游戏的前期到后期,属性成长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就如我们当年高考一样,做了什么样的选择,考了什么样的分。

小弟打死也要说:想想自己也是,就算在游戏中考了700分,月薪也还不如那些考300分的网红主播一天赚的钱。辣鸡游戏!删了删了!

或许,高考不只是中国式家长的无奈,更是“中国式孩子”的无奈。

一个正经问题:如果你再来一次高考,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最近国产独立游戏《中国式家长》非常火热,各路主播UP主都出了视频,游戏看起来画风可以说是很国产了,游戏内容也并没有很丰富,但是为何抓住了大家的心呢?

情怀,或者说“梗”,玩得很好。各种爸妈对你说的话,再次出现,有的时候就会把你带入以前那个学生时代,甚至会戳中泪点。当然游戏还是笑点为主,比如我们常说的“计算心理阴影面积”,压力值太高,就会满,然后会自杀。

所以你得学会释放压力,不能做一个只会学习的人,小卖部就成了一个据点,而小卖部大叔就给我们卖很多“梗”,小时候的零食,还有马云爸爸的书,还有《绝地求生》等等。而进入初中和高中之后,有趣的事情就更多了,攻略各种各样的女性还要保证更繁重的学习能够不掉队,因为最后一关就是高考了。

而最后则是最戏虐的地方,培养了一定好感度的女生并不一定会跟你在一起,而如果太过于注重培养好感度,你又没有时间学习,考不到好的大学,而如果你只注重学习,那么一些有趣的社交你又会拉下,这其中呈现的方式虽然十分恶搞,但是不得不说这就是我们遇到过的现实啊。最后泯然众人迎来新的生命,你变成了那个家长,似乎又进入了一种新的轮回,更多的是一种感慨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