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作为中学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评职称有意义吗?

2023-07-28 11:15:47 条浏览

申报职称评定,尤其是高级职称,确实需要花费大费的时间。申报前必须花时间写作相关论文,最好能在教学刋物上发表;还要有课题研究成果;教学成绩(学生的统考或升学成绩)要好,争取评上多一些“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之类的荣誉称号。到申报时,还得花时间认真细致地写好相关的申报资料。

是否有必要花大量时去申报,我认为完全有必要。因为在当今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各级职称,是教师的一种追求和满足,也是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肯定。当然,如果将来取消了职称评定,那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人说教师叫,我听着烦,可我越来越发现,这句话对有些低素质的教师评价是中肯的,有一定的比例是低素质的,比其他行业里低素质的还低,其他行业也在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比如医生,也评各级职称,技术工人也有级别,其他行业对高称是很尊重的,由内到外地尊重,你再看楼主,及中关于那些未取得高级职称的教师,讽刺挖苦,忌度,什么评职称没必要啦,什么行贿受贿,又高级教师水平还没他高,这样的教师更本不配在教育行业混,人品极坏,还想评高级?你这么优秀,还没评上高级?是不是太自我了!




一看就是局外人,不知道老师拼死拼活教书,一部分是责任,但也要生活,一个月给一千块钱,会有人当老师吗?他要生活必须要回报,而教师工资的高低由职称来决定。




有没有意义呢?有意义,因为这是一套评价体系,除非你有一套更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能代替原有的体系。

好吧,假设现在取消职称,那怎么来发薪呢?按成绩、按岗位,看似很合理,但什么样的班级才容易出绩呢,很明显,优等生班,但谁有资格去上?学校派系严重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学校也是一个江湖,真的是: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优等生班肯定是越教越有劲,随便也比其他的班考的好的多。

大家肯定也很诟病老教师、高级职称,干的活少,拿的工资高。大家想想,每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都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如果教会了一个徒弟,就抢掉了自己的饭碗,那还有谁会无私传授呢?再说谁都会老,并不是现在的老教师才会老。

至于评职称花掉了大量的时间,那是你自己的事。就我个人而言,参加工作之后,就把自己干的工作干到极致,所以评职称就顺理成章。所以我说,你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去评职称,是因为你工作还不够努力,需要补的业绩材料太多了。




就现实我国情而言,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评高级职称(终身制)都意义重大!

首先,评上高级职称就意味着自身高收入,同时也就意味着自身经济及衣食住行等家居条件的全面改善。以这次赈灾捐款为例,学校响应上级号召中级职称教师月均收入7000,捐款500元,和初级教师月均收入4000,捐款300元一样吗?更别说高级教师月收入过万,捐款1000元了。

其次,评上高级职称后,可以不再承担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思想压力无后顾之忧,养个好身体,九十不再是梦想。看看你我周围,年龄大的退休教师中有几个是初级职称就明白了。

最后,评上高级职称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自身(性格、业务、社交等)能力强以及人脉(权利、关系、金钱等)等隐形资源深厚,足以让周围的人仰视,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学校的全体教师民主评议(包括师德等)就是最好的例证,我校永远是分管校长第一,书记第二,总务主任第三。

一句话,教师年富力强评上高级职称后就可干最轻的活,拿最高的薪酬,赏别人未到的风景,过让别人羡慕的惬意潇洒人生。




有意义。

1.评职称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提升能力的过程。

2.评了职称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更大的影响力。

3.影响力更大,可以把优秀的教育理念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为教育作出更多奉献。

4.收入更高了,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为疫区扣款、资助贫困学生、为亲人朋友买口罩等等。

以上,祝好。




有无意义作为一个老师,都得去评。教师要生存要养家糊口,工资跟职称挂钩,而且级差大。作为中小学教师,凭良心呵护学生,传授知识,培育做人,即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写多少论文,真的是过分的要求,千篇一律质量不高对公对私有何用,花去教师大量时间精力,何不让他们用这些精力和时间去搞好教学?




非常有用,不然工资怎么拿?都是按职称拿钱,你不搞职称就没有办法享受待遇,教的再好都无用,靠职称拿钱,说话。




一.非常有意义。必须去做好。也许这是你为人师表,唯一可以为自己打算的事儿。

如果你工作很努力的话,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只要你稍微为自己谋划打算,人又年轻,有实力,绝对没有问题。就是中年老师如果身体还吃得消也可以去做。

除非你不喜欢钱;不聪慧明达;不要面子,在学校不是死干的傻子,就是不干的混子;就是在工作能力或者人缘方面特别差;或者身体特别不好;或者一直后勤,不愿带一点课。所以说这也不仅仅是钱的事儿。

当然我说的这个有点偏激。或者说是一般人的偏见。但是如果你不晋级,难免人家给你扣上这样的偏见。环顾一下四周,快到退休,还没有晋上级的,也不得不这么分类啦。

一般教师的工资,差别最大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大块。这些都与职称挂勾。如果不晋级,你的岗位工资基本会处于最低档,11级岗位工资。但是人家晋级之后,就等于上楼迈上了台阶,会一步一步涨上去。不晋级的人,就相当于站在平地。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工资会逐渐的拉开更大的差距。

不仅如此,还有精神文明奖,13个月工资等。精神文明奖多的老师可能要领到两万多,有的老师只能领八九千、六七千。比如去年领了个双A什么奖,忘了,就是有的单位因为被评为3个A,就是三倍工资的奖金,高级教师领两万六七,而刚分配或低职称的老师从六七千到一万五六不止。这个也是跟职称挂钩。

所以说不晋职称你就是白白地干。如果这样你甘心的话无所谓。如果不甘心就赶紧来晋级。我觉得你必须要晋级。就像赶走日本鬼子追求独立一样。

二.如何谋划晋级?

一般晋级的名额是上面定,决定人员由学校政策。所以一定要认真地解读学校政策。

教学常规,教学成绩首先要做好。

师德考评要注意拿最高档。

做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

论文要写。虽然评职称的时候不一定能网上填写,但是在你的个人发展里面可能会有一个分数。

学校精品课和学校以外的公开课要做好。

我们这儿关键时候请假也扣得特别多,比如说监场阅卷、教研活动、体育运动会等请假会被扣,还可能会从总评里减分。

……

总之每个单位晋级有每个单位的现状。你可以了解一下本单位本县区晋级的情况。多与已经晋级的人交流,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一般如果现在打算晋级的话,三到七年应该一定能行。

三.努努力晋上级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好。不然以后跟人家干同样的活,你的工资却比人家低很多,你肯定会不大开心,心里不大平衡。

最后如果身体允许还是去做吧。不要纠结不要怕。

毕业后一般三年自然晋级。中二,会达到11级岗位。如果你一直不晋级,你的岗位工资基本就在这里啦。除了因为教龄的增长大家会一块儿提高外。

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晋级。这也可以鞭策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还可以鞭策自己与各位老师以及学校的领导上下搞好关系。让自己接受挑战,同时又能给单位和自己带来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学鸵鸟把头埋在沙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天下就全瞎了,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掩耳盗铃失去的更多。

想晋级的朋友不要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拿出你的雄心和智慧,顺理成章地去收获本该属于你的果实。

加油!

当然实在淡泊名利的,只想开开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没有对不起自己和天下。只要自己心态平衡,别人说什么,那也是白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陶渊明宁肯不做官,自己除草种豆赏菊花看南山,也是千古大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就是最好。




我觉得,老师的职责在于怎么样提升自我的修为、自我的知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如果撇开学生,把精力放在评选职称上,就是拿到又能怎样?




那你不问问为何教师一定要评职称,你以为教师想折腾啊,还不是因为职称与教师工资挂钩,职称的高低影响了教师的收入,别跟我说教师不应该谈钱应该谈奉献,教师也是人,也要生活,请把教师当做正常人对待,教师也需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期望提高生活的质量。




从个人层面来说,没必要但必需。职称决定工资,试问几个老师可以不搞,虽然职称也是教学能力的一种提现,但我觉得老师评职称,更多的是朝钱去的。很现实的问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




我觉得职称制度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我还记得小时候说哪个老师是高级教师,哪个老师是一级教师就觉得好牛的样子。现在我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职称的评定大多是根据工作的年限,换句话说就是按照资历来排,而并非是考量的真正能力。而老师们费尽一切心思去评职称的内驱力,往往是在于每一个级别工资上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定职称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且现在的状况是,先是评聘分离。先评上这个职称,但是单位聘用是另外一回事。很多老师评到职称之后也很多年工资并没有增加,因为没有跟学校形成正式的聘用关系。

而现在更加真实的状况是,给每个学校的职称人数是有限制的。打个比方来讲,给这个学校的一级名额是40个,而事实上,以前评职称相对来说难度较小,上一批的老师已经比较容易都评上了一级,学校的一级人数已经超过了40个,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一级名额就没有了,所以后面的年轻老师有苦难言,做着最大的工作量,评职称却遥遥无期,极大地打击了年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的观点是,花大量的时间这样去评职称对于教育本身并没有太大裨益。但职称又关系到老师的成长。所以我觉得如果能进行改革,职称不再按年龄资历去排,而是根据工作的能力或者是通过考试的渠道公平进行,将评职称的内驱力变成能力而非资历,以这样的方式拉开职称等级,拉开工资差距,能者多得,这样或许能够更加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吧。




评职称本身是意义的,职称和本人工资退休金都挂钩的,每月几百元,对挣工资的人来说不能视而不见,这样就能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做好本身工作。

即使你看不上这几个钱,大家都在努力,你也会随环境影响也转向努力。这样对工作都有益。

令人不满的是,评选条件有些不固定,经常变,令教师无所适从。还有,优质课辅导奖这些经自己努力可以达到,但各项表彰奖励是领导认可才给的,这个人为影响的因素就大了,自己不好把握。再加上名额限制,确实会把一些教师整得灰头灰脸,反倒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问题中说到花费大量时间,这个看咋衡量了,如果影响了正常教学,对学校来说就得不偿失。

我认为总的看是个好事,个人增加收入,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就怕好经被念歪啊!




对于老师来说有意义啊这样就可以涨工资了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就是个天大的灾难——因为老师根本就没有太多时间去教书育人家长反倒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师了




教师评职称没有任何意义,目前教师的工资比例最大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大块,这些工资都与职称挂勾,与你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还有任务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是一个困扰现在中学老师的顽疾,大大的打击了基层老师的积极性。我觉得不应该花大量的去评职称,而是该把精力放到教学中去,让老师放心教学。




我认为几乎职业都讲职业道德,只有教师和医生单独列出来将师德和医德。教师负责精神健康,医生负责身体健康。教师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育人难。医生是肉体治疗容易,精神抚慰难。德字就是在这育人和精神抚慰中诞生了。




这不是意义不意义的问题,这是工资或者说是钱的问题,还有这是面子的问题。现行工资制度与职称挂钩,咱小老百姓,大道理就别扯了,工作的首要目的还是挣钱养家糊口过日子,既然干了这行没办法,那就得继续干下去,好好干的第一目的还是让组织给我提高工资,以便我养家糊口,然后让我安心的再继续好好干,这样如此循环下去。所以你得拼命去搞职称。另外,作为同行、同事、同龄人都是一级了或者高级了,而你却不是,这不是让人低人一等?那么为了这面子得干得搞!没办法!




职称既是对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成绩的肯定,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有条件要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评。

各地评职称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样,以副高职称为例,介绍一下我所在地区的评审条件:1.中级岗位任职满五年;2.有五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3.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要准备四类材料:1.综合表彰类;2.教育教学类;3.教研成果类;4.论文专著类。这四类材料主要反映个人教育教学成绩和业务水平。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