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耳旁风”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2024-03-09 15:14:04 条浏览

“我刚跟你说的,你听进去了吗?”有时,身边人突然这么一问,我们却一点都记不起他说了什么。我们常会注意外人的言论,而对身边人(亲人和挚友)充耳不闻。

1.选择性接受。身边人每天跟我们说很多话,有我们愿意听的,也有觉得烦的。我们的思维有时像一个漏斗,倾向于接受那些比较符合自己观点的语言,而对很多不接受的、想回避的,无意中就把它们忽略了。

2.因为熟悉,所以轻视。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身边人的想法,反而觉得他们的话没价值,很少真正聆听其见解、关心其想法。比如,不管子女多大,在父母眼里依然是孩子,所以一些老人不太在意成年儿女的想法。

3.不能以身作则。有时候,身边人要求别人做的事情,他们自己却做不到,不能以身作则,说出来的话也大打折扣。比如常熬夜的爸爸告诫孩子早睡有益,孩子是不会当真的。

4.交流不注意时机。身边人的对话往往随时发生,比如专心致志工作时,太太突然跑来说孩子的事情,你就可能会充耳不闻。而关系不太近的人反而会审时度势,选合适的时机交谈。

如果想获得别人的倾听,首先要学会倾听别人。如果想让自己说的话有分量,也请先仔细聆听,确认你弄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思路时,才知道如何把话说得更“动听”,说到别人的心坎里。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别人总说: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为什么我们会听不进去别人所说的话呢,好像只闻其声,却并不知道在说什么内容,大家是不是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经常会有一种状态是,你明明在听写这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话,听到他滔滔不绝的声音,但是你并没有听进去任何东西,当时的你好像灵魂出窍,正所谓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你神游了,在想着一些别的东西。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明明听见了说话声音,却可以自动过滤掉说话的内容呢?其实就是我们的听觉系统像是一个选择过滤器,所有的声音都会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我们会过滤掉一部分东西,剩下一部分我们觉得有用的、感兴趣的才会输送到大脑,进行有意识的加工。这些进行有意识加工的内容,才会被我们所知觉到。

如果同一时间内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时有限的,如果信息量超过限度,还有如果信息量是不感兴趣的,我们的听觉过滤器将会将另一些信息排斥掉,也就是说,由于过滤器的作用,来自一个信息通道的全部信息由于受到选择而全部通过,来自另一渠道的信息由于被排斥,而完全丧失了。比如人们还会碰到心理学上的“鸡尾酒效应”,在嘈杂的人群中,如果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自己会清楚的听到,并作出反应,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声音传入耳朵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知觉到内容,只要他不感兴趣,不做注意,还是一样会变成“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




耳旁风出自《红楼梦》,比喻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的话,就是你的话并没有被听者注意到并记住它。

言语没被注意到的原因:

1、人家真的没听到:

听觉阈限是指使人能够产生听觉感受的最小的声音刺激量,人类一般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000HZ。但对于1000-4000HZ声音的感受性最好。说话声太小,人家又不好意思让你重复,就假装听到了点头示意,后来却没付之于行动,在你看来他就是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了。

2、有意注意太累,此刻能量不足:

人的注意由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构成,其中有意注意是指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因此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哦。当你在给某人说话时,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比如疲劳、身体不适时,他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你的言语上,自然而然会把你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3、注意的分配,一心多用做不到:

注意的分配指的是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注意多个对象,并且兼顾的很好。若是在对方正在专心做其他事,关注点不在你身上时,你给他说的话极有可能被当成“耳旁风”,因为他并不能从本来的注意对象中转移到你的话语中。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谢华利:

“我刚跟你说的,你听进去了吗?”有时,身边人突然这么一问,我们却一点都记不起他说的啥。这种情况下,成人的我们总有些尴尬,小孩子则免不了挨一通训。这就是“耳旁风”。究竟怎么来的呢?

1、选择性接受与屏蔽。

每天我们要接收大量的信息,而我们的注意则在有意无意地帮助我们筛选信息。有些信息在接收时直接被大脑屏蔽,不能被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思维就像一个过滤器,倾向于接受那些比较符合自己观点的语言,而对很多不接受的、想回避的,无意中就把它们忽略了。

2、熟悉度降低关注。

当我们遇到一个陌生的人或事物时,我们的注意会提高警觉,以避免可能带来的某种不确定感。而熟悉的人或事物,这种与生俱来的防御心降低,关注度也就明显降低,某些信息也就容易被忽略掉。比如,妈妈的唠叨,尽管这些唠叨是为了避免孩子出错,但孩子往往自动将这些信息屏蔽。

3、对信息源的否定。

身边人要求别人做的事情,他们自己却做不到,不能以身作则,说出来的话也大打折扣。比如常熬夜的爸爸告诫孩子早睡有益,孩子会想自己都不能按时睡,凭什么管我?“耳旁风”就此产生。

4、交流不合时宜。

当事人如果专心致志地做着某件事,接受身边人说的话,就比较困难。正所谓“充耳不闻”。尤其是孩子自己在专心做某件事时,大人跟孩子说话,孩子受自身思维能力的限制,不能理睬。一旦大人强行打断,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受到破坏。

总的说来,如果想获得别人的倾听,首先要学会倾听别人。如果想让自己说的话有分量,讲究说话的策略,让话说得“动听”,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