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道教是怎样产生的?

2024-01-03 17:15:22 条浏览

它不是宗教,它探索了自然宇宙运动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




道教初是巫教后来每人出五斗米就可入教就成了五斗米敌,民国期间每人交一惯钱就可入教就是一惯道。总之




唔,道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谁发现呢?老子只是其中之一,适逢其会介绍一部分给后人,道嘛全面来说包含甚广,只是问来问去问道干什么?求道吗?呵呵。脑袋一片空白,为什么会有道?




是极少数人的误打误撞误了更多不明就里的人。

就像释加牟尼他说他悟到了并成佛了,可是你对其它人再说这套老话,又有多少新鲜的呢?你或许确实努力了,但决不能吃了苦而轻易认输,所以,你便成了传播者,自认或被别人认为确立了一个位置,有了功德,也就有了不朽。




万物皆有生、长、衰、亡,虽形式各异,然其理相近耳。用心者,研习此理,悉心用之,则天时地利人和,皆可为其所用,大事可成也!

现代伟人毛主席之言“实事求是”即问道解惑之意。




道教是一种统称。道教的产生、体系等有别于其他宗教,是中国特色的宗教。




本土教,中国特产,可取之处颇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总觉得是一种精神信仰,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为所不为,并不强求,人走在世界上,总得做些什么东东,不然憋不住,不去惹事生非,只好修身齐家,但道教不顾家,只好修炼自己了。




道教点形成来自自然




有了中医就有了道教。或者是有了道教就有了中医




道多种多样,因此道门派别众多,且隐于世,不外泄,因此非本门不可知。

道门总体如现代中国国家办的科技研究院,只不过是民间散散的人群组织,由自门派祖师爷凝结一起,使其人具组织性,又无具体规章制度,全凭热爱而凝聚。

其中一门入红白喜事谋付业增收的,从而形成类神教类宗教的道教,即用香火增收益了。其形成于宋朝前,定型于宋朝,毁于元朝,恢复于明朝。

这是姓族破坏后,具体个体个人结成团伙,形成团概念造成促成的,所以宋朝正统正宗的主流是庄园主,庄园主在唐朝称为园外郎。而民众为乡团,甚至乞讨者也成群体组织称“饭团”,现在武侠小说写成丐邦。

这是家技家术家学转成道门的历史背景。从而家庭家族仅残存,家风.家教.家训.家法.家规.家习了。

中国的一切由本行业发展出来,同欧洲由神学院脱离出来完全不同。因此巫是巫,神职是神职,各行各业是各行各业不混合。这是各有个的祖师爷的原因。

但各行业曾统一过,即周朝初期前被洪畴九范统一过,但周朝未期又解散,仅残存阴阳贯各派了。这就是剂被分成技伎妓记计,春秋时期又有统一取向,从而形成方家或方士。战国时期又分散,且至今没再合起来。

而根源源于夏朝前的氏族部落整体人群单位,即自生存外兼职整民族单位内一至二项公共事务的公职,且自费无偿从事的。这就是黄帝前后的尚伯式,即山伯河伯火伯风伯土伯等,也就是首长功能的专业专职专务式。因此秦始皇初祖是西域迁入的胡人或鬼方人的一支氏族部落族长,周朝中期承认其存在,并为周朝牧马为公职的人群单位。

族长是统领,首长是青壮劳动采集渔猎保卫自人群安全的领队,相当于后世的将军,巫师工作繁多,兼医仓蓄统计史官神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此为三长老,还有四少,即三老各自配备的跑腿人。此为三老四少制,现中国乡村内仍保留沿用着,只不过汉族略少用,各少数民族配备完整。从而与王的官体系并列。

具体到各家族家庭也如此,即自生存外兼整村内公务事务一至二项。且自费无偿。

明白此列状况,出专业专职项就可理解了。人口少无税收条件下,人群整体都如此。

因此人口众多后各道门出现,这是山伯管山河伯管水等半神出现的原因。

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倡导“我命在我不在天”、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中,“道”是信仰的核心理念与追求,“与道同体”而羽化成仙为最高目标。道教思想来源杂乱,借用并改造了道家思想,里面还包括了上古时期的原始宗教。道教的创立有三个理论来源,以道家思想为依据,提供了道论;民间巫术为道教提供了道术,称之“道无术不行”;神仙信仰为道教提供了道旨。

道教有极其丰富的宗教仪式,在修持方面,强调“天人合一”,“长生久视”的理念,只要善于修道,就能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道教修炼方法有很多种,最为重要的是:存思内视、辟谷、诵经等,道教在东汉时期创立,汲取了黄老的思想精华,形成了最初的“天道”、“地道”“人道”

”、“思道”的理念。道教分内道与外道,内道有:《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术技》五种,外道有:《佛法》、《他道》等两种,在《仙道录》中有《经戒》、《房中》《符图》等方外道家。




道教的产生是渐渐形成,一点一点完善的,起于黄老,成于老庄,形成宗教是在东汉时期,最早期的道教组织是张角在河北创立的太平道,崇奉的经典是(太平经),张道陵于四川鹤鸣山创立的五斗米道,崇奉的经典是(道德经)。其后经过历代道教先贤的完善,现在大致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派别,全真派道长住宫观,持戒律,留长发,吃素,不婚。正一派道长在家修行,持戒律,在举行宗教信仰相关活动去宫观,有些平时有些有自己的工作,也有全职的宗教教职人员。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道家,什么是道教。

道家是一种修身治国思想流派

道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时期,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此奠定了中国道家思想文化的根基。到了黄帝时期,道家的思想智慧就已经形成完备修身治国体系,黄帝的《黄帝书》: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施於四海。至此,道家的思想智慧广泛的应用于个人的修身和国家治理之中。从黄帝开始,道家的思想体系一直成为中国历史夏商两代重要的国家治理理念。到了周朝,道家思想体系受到了新生儒家思想体系的冲击,在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中,周公的《周礼》:以人为本、以礼立序,将《周礼》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并成为周朝治国的主导地位。而在周朝春秋时期,诞生了一位影响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道家著名人物,这就是老子,《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伏羲和黄帝的道家思想一脉相承。事实在周朝历史之中,不乏出现大量的道家著名人物,早期有姜子牙,管仲,到后来的老子,列子,关尹子,文子,范蠡、庄子、李悝等。上述考证,充分说明了道家的历史是古老的,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家是一种修身治国思想流派,并在中国几千年各朝各代之中,道家人物都起到了改天换地的巨大作用。

道教是一种修身养命宗教流派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东汉初年,东汉沛丰人士张道陵,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派。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自号“天师”亦称“天师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思过,从者户至数万。其后各种道教门派因运而生,这些道教门派比较出名的有正一派、天师道、神霄派、全真派、净明道、上清派等等。虽然这些门派名称各异,但是其供奉的神仙却基本一致,这其中最著名的三位神仙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神仙是道教尊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一般供奉在三清殿的中央。灵宝天尊居于第二位,供奉在元始天尊左边。太上老君供奉在元始天尊右边。这其中太清道德天尊就是意指的老子,也叫太上老君。这三位神仙,老子是唯一一个由人尊奉为神仙的人。随后又将老子道家思想著作《老子》尊奉为道教的重要经典著作,并改名为《道德经》。




道教实际上是脱胎于儒教产生的。

儒教也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焚掉了儒教经典,也坑掉了儒教精英,导致儒教的灭亡,而这一切,都跟“道”脱不了关系。

秦始皇焚书的首要目标,就是儒教第一经典《道经》。

秦始皇坑儒的直接对象,则是“术士”,也就是“道士”,所谓“术士”的说法是为了让大家心里好受些。

严格来说,道家,实际上就是儒教的道家,是儒教的领导核心。

古代的“术士”,如果实行“分封制”,就是国君大本营,就是丞相大本营,就是道士(国师)大本营。

完全就是当时的统治精英,结果被秦始皇来了个“一锅端”。

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真焚,真坑,坑得儒教找不着北,焚得人们连儒教存不存在都觉得是未知数了。

当然,连道家是儒教领导核心的问题也无人知晓了,连周天子就是儒教教主,周王朝是实行“政教合一”体系也搞不清楚了。

所以秦王朝一被推翻,率先登上历史舞台的,就是道家,因为他是领导核心嘛。

其后,儒教儒家的传人董仲舒来了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就使道家由领导高层最终走向了民间,逐渐转化为道教。

汉朝兴起的道教,虽然脱胎于道家,其内容与传统儒教的道家区别应该说还是较大的,有他新的内容存在。

主要是它的服务重点,已经由君王变为了普罗大众,由宫廷走向了民间。

而儒家,则在原来孔子倡导下由宫廷走向民间的教育事业,又由董仲舒的引导由民间流回了宫廷,并由此取得了国家的信仰领袖地位。




道教的起源: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原始宗教的崇拜。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因此必然继承了先民们的原始宗教崇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始宗教中的鬼神文化和由此产生的巫文化。

道教文化是我国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现象,从上古时代女娲,盘古就开始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对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道教的内容十分的庞杂,从其主题内容来探索其起源,大致分为三种比较权威的说明。一是鬼神崇拜。二是神仙之说和方数。三是黄老之说里面的神秘部分。道教的这三种起源思想,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类早期生产能力低下,远古先民缺少对自然文化的基本认识。日月星辰,草木鸟兽,山川大地都成了神秘力量的来源。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以有限的认知能力,对所见神奇力量进行神话。同时先民又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同时产生了各种丧葬礼仪,祭神祀祖的仪式。对这种自然,图腾,灵魂的原始崇拜。逐渐演化出来了天人合一,并创造了至高无上的天帝。

殷商时期,出现了以天帝为系统的天神系统,并专门出现了沟通人和神的巫祝。巫可以歌舞象神,符咒治病,占卜噬凶,画符念咒。形成了一整套的巫文化。

周朝时,道文化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形成了天命观的系统神学。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祉三个完善的文化系统。形成了天地日月星斗,社稷山川五岳,祖先以及圣贤的多神崇拜。

秦朝时仙道活动兴起,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追求长生的心情越来越急迫。秦朝出现了寻仙的大规模活动,以及修仙的思想确立。老庄学派的兴起,更加对道教的教义和影响深远

老庄的兴起,老子《道德经》提出了道的概念。道教的教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教修炼,虚静养生。庄子的《庄子》和《南华真经》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观也阐述了道教神仙思想,道教教义和修炼法门。

秦汉时还出现了黄老学派,老子思想,冠以黄帝的名字,写出了著作。黄老学说吸收了墨法儒等重要思想,形成了重要的仙道思想。

汉末张道陵正式创立五斗米道,太上老君授张天师《正一盟威附箓》,让天师推行正一盟威道,封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称张天师,至此,天师道正式创立。

东汉时张角得到太平经,创立太平道。信奉皇太一真神,后发生黄巾起义被镇压而式微。

东晋时葛洪著《抱朴子》确立神仙理论和炼丹术。加上《三洞符箓》出现,出现了道教一次传播高潮。

南北朝时期创立茅山宗。弘扬上清经法,茅山宗得以发扬。

唐朝时道教迎来了发展高峰,唐代李氏王朝家族笃信道教,封老子为大圣祖。李氏家族王朝奉老子为始祖,自称老子后裔。至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定道教为国教。唐朝时更有唐玄宗见张果老的故事。唐玄宗主持编撰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著名的袁天罡李淳风也是声名远播于唐朝。

至宋元明清,道教逐渐成熟,龙虎派天师道,茅山宗,灵宝派,清微派,全真等著名派别逐渐形成规模。元朝和明朝道教逐渐成熟并被帝王推崇,龙虎宗和全真派得到了大发展。明朝嘉庆皇帝更是极力推崇道教。

清朝后道教逐渐没落,清朝满族人来自黑水间,推崇萨满教,后稳固江山后,打压汉族信仰,逐渐边缘化道教。大力推崇藏蒙的密宗佛教,一直至此,道教也一直未恢复繁荣。

以上是个人对道教的简史个人愚见,如有偏颇,请各位批评指正,无量寿福。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

到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的庐山道士陆修静借政权的力量清理民间的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了各道派。

与此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程式、道德戒律,萧梁的陶弘景更是以天子师的身份构造了道教的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道教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派至此基本定型。

道教的形成的过程当中,由于是本民族的宗教这样就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代表现在五大方面。一就是那思想组成上,他从道儒墨等哲学流派中以及传统的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那里汲取养份。

二是在神仙的世界里,他从古代中国尤其是楚文化圈的种种神话人物身上来找到本源。

三是教旨上,他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讲求归本返朴,归根复命的养生健身术,倡导以长寿去病为宗旨的房中术,钻研长生不死的炼金服丹术。

四,是他还从民间找到一些劾治恶鬼躲避死亡的种种迷信手段,如臂悬五彩,悬苇画鸡,桃印桃符,讨厌,治邪驱鬼也网罗进来,发展成为禁咒印镜等法术。

五,就是关注人如何不死,这就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关注人死后如何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




道教不同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是很古老的民族文化宗教。它的信仰宗旨是要长生不死,得道为仙,以个人的生命为重要价值,经过长期修炼人会脱胎换骨,成为超凡人的神仙,不用等死后再进行超度灵魂转世,这一点于其它宗教信仰不同。到东汉后期,道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多渠道的汇合,最后形成体系。前期分为丹鼎与符篆两大派,符篆派以符水为人们治病,祈福禳灾是它主要的宗教活动内容,民间道教组织是它的主体,在汉代后期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巴蜀地区主体道教。到了魏晋以后,定太平道为逆道,遭到镇压,五斗道转变到了上层贵族的天师道,进入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于清修炼养,所炼仙丹分为内丹和外丹。到了唐代的李氏皇朝,他们认为自宗为李耳的后代,极力推尊老子的道教,这一时期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后,真徽二宗非常迷恋道教,有专门的炼丹管理部门,并组织人员编写了《道藏》。金元时代,道教得到更大发展,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管的南方为正一教,在江西龙虎山一带以符篆活动为主。北方的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他的弟子丘处机跟随元太祖,掌管了全国的道教,让全真教进入了盛极。明代的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发达一时,《道藏》编成发行为全国第一书刊。直到清朝未年,道教才从理论上逐渐不占主导地位,慢慢走向衰弱,不过,此时道教的思想影响到了民间,开始了民间的发展,道观也在不断的修建,后延续至今。




最早没有道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其后。后来并不怎么盛行。春秋到汉初是阴阳家方术家盛行。

后来张道陵创五斗米教,逐步演化为道教。声称有太上老君老子授其天书玉印宝剑,逐步收弟子然后历经多代,称道教。这个时候才逐步形成规模,是中国本土宗教。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实再早一点就是太平道。

可能就是早期的道教。

老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家而演化为太上老君,赋以神格。最早的提出道的人就是老子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出生地为楚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可见,道教的发展是一步步来的。[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道教是汉族自创的一种宗教,纯牌的“中国创造”,为中国固有之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北朝之道教经文《老子想尔注》始称“道教”。

【东汉中期——道教初创】

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神仙信仰、修炼方术,并吸收道家黄老思想而逐渐演变形成。成熟的、完整意义上的道教,经历了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道教自东汉中叶开始形成,主张人通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

东汉顺帝(125—144在位)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原名张陵,34—156)入鹤鸣山(一作鹄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修道。张道陵修炼开悟,遂于141年著《灵宝境》等道书二十四卷(一说数百卷),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思过,追从者至数万户。张道陵遂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此为道教定型之始。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因张道陵自号“天师”(一说系道徒对其尊称),亦称“天师道”。

张道陵仙逝之后,世人尊称其“张天师”。其子张衡继行其道;张衡逝世,子张鲁复行之。其后裔袭承道法,世居龙虎山(在江西贵溪市西南部、泸溪河畔;相传张道陵曾来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

五斗米道兴起于西南巴蜀之时,东方“太平道”亦是广为流行。太平道为道教创始时期的东方一派,汉顺帝时已流传于山东等地区,并曾一时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帜。东汉灵帝时,巨鹿(治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人张角初奉黄老,后依《太平清领书经》(《太平经》)部分内容,正式创立了“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奉老子为教主,尊崇太上老君。太平道遍布中原青徐幽冀荊扬兖豫八州,徒众数十百万。184年二月,张角举兵三十万发动“黄巾起义”,不久起义失败。三国初,太平道在江东流行,重烧香祈祷,且带有谶纬、巫术成分,以符水治病,信徒颇众。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并为中国原始道教之东、西二支,皆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民众。从其教义与方术来看,属于民间原始宗教团体。这两个道团在汉末魏晋时期,经常组织发动下层民众起义造反,严重威胁统治阶级利益,因而受到官方的镇压与限制。

【魏晋南北朝——道教形成】

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正式形成与确立时期。魏晋以后,道教开始向体制化的官方正统宗教发展,逐渐上层化并以儒家的纲常名教和佛教的若干教义充实其思想内容。茅山道教经籍派兴起,造作《上清》、《灵宝》、《三皇》三大经系,道教经书日滋增多。晋代道教学者葛洪提出以道教为本,儒术为辅,道教徒应恪守儒家的忠孝仁义,力求将道教与儒学相统一;同时袭用道家的某些范畴,赋以神仙道教的内容。葛洪的学说,为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从东晋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由门阀士族道教徒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代表者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北魏寇谦之自称奉太上老君之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改变流行的原始道教,代张道陵为天师,创新天师道,是为“北天师道”。南朝宋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整理三洞经书,广制斋戒仪范,使道教理论和组织形式愈臻完美,是为“南天师道”。由于道教学者的努力,道教的经典、教义、教规与教派组织得到改造和充实发展,以重视经典科教和神仙方术为主要宗旨的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楼观道等新兴教派相继出现,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新兴道派得到官方统治者的承认,为后来儒释道三教鼎立并盛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隋唐北宋元——道教兴盛】

隋唐北宋时期,官方道教兴盛且发达,可谓盛极一时。唐朝皇室自称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便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儒释道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并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题目。

北宋真宗、徽宗尊奉道教神赵玄朗为皇室始祖,屡次加封玉皇大帝尊号,加老子尊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原本仅流行于江西、剑南的道教,至此大盛。由于唐宋统治者的尊崇扶持,道教在两朝五百年间极为兴盛。

晚唐北宋以后,道教教义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兼融儒释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内丹为主的钟吕金丹派开始在道教中兴起。南宋金元对峙时期,道教内部发生重大变革,新兴道派纷纷涌现。北方有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南方有金丹派南宗、清微派、神霄派、净明道等新兴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等旧道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新的变化。

元朝统一后,道教南北各道派重新组合,逐渐合流为两大教派:一派是以内丹修炼为主的“全真道”,系金代王重阳于1167年所创,主张以道为主,三教合流;一派是以符箓为主的“正一道”,是道教符箓各派的总称,系由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派于元代归并而成,两大教派流传至今。

【明清民国——道教式微】

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步下降。道教教义、教制总的说来虽无大发展,但道教思想却进一步通俗化,流传于广大社会。被道士们加以通俗解释的内丹术,传向社会各界,在儒士中影响尤深;扶乩降仙、斋醮超度之风盛行于社会。这一时期,纷纷出现的大批下层民间秘密宗教结社,亦多吸收道教思想。其中罗教、黄天道、红阳教等,其教义、方术与组织制度,均深受道教影响。降至清末民国时期,道教已非常衰微了。道教曾传播到朝鲜、日本、南洋一带。

道教虽然衰微,但作为一种传统宗教信仰,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仍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道教经籍论著多编入《道藏》,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化学等,影响不小。

道教并非道家。道教为中国宗教之一,道家乃中国思想流派之一;道教只是在创立发展中吸收了道家黄老思想,故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道家为中国先秦时期哲学主要学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故名之。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为诸子百家之一。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及田骈等;黄老之学为道家一重要流派。汉武帝独尊儒术,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太平道的道教思想有所影响。道家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道教和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翻阅资料整理,不当之处请见谅。




道教是中国最纯粹的宗教,带着中国人最古老的哲学思想和人身精神,它来源于道家学说,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道教和道家学说有渊源,但是道教绝对不可以等同于道家学说,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甚至是对立的相反的。

我们重点来说说中国最最纯粹最为本土化的宗教,道教。

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是神仙的崇拜,它崇拜的信奉的必然是神仙,而不是地上的人。所以我们说,儒家并不是宗教,因为儒家崇拜的是周公,是孔子这样的圣人,而这样的人是现实中存在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法力,他们只是人间的楷模。而道教则是一种神仙崇拜,他们从远古先人的神仙崇拜发展而来。第二是离苦得乐的宗旨。人们总是认为,人间是苦的,而那些神仙们居住的天上是快乐的,而宗教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彼岸找到快乐的途径。道教也是这样。

一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绝对不是一下子就出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间,进过复杂的思想熔炼而成的。道教的形成是在东汉时期,但是道教的渊源却历史悠久。在我们的远古时代的神鬼崇拜思想,鬼神祭祀的思想,先秦的道家思想,和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的思想,都是道教形成的思想基础。

道教的形成,首先与方仙道有关。所谓方仙道,是指那些能长生不老的神仙,他们修炼的法术。古人相信,在遥远的海中,有仙山,有仙人,可以长生不老。秦始皇就特别相信这个,就派出一大批方士,就寻找能够让人长生不老的药。

到了西汉初年的时候,统治者采用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这个在本质上属于道家的无为思想。黄是黄帝,是传说中上古的帝王,老,是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西汉初年黄老之道大行其道的时候,那些方士们,就把黄帝和老子给神仙化了,从此,方仙道和黄老道相结合,正式形成了黄老道。

到了东汉时期,黄老道又吸收了战国晚期的哲学家邹衍提出的阴阳五行学说,吸收了老子和庄子的养生学说,正式形成了道教的思想来源。

也就是说,道家思想只是道教理论的一个部分,其他的还有神仙崇拜、五行阴阳学说等。

道教的正式形成,与老子的被神化有关。本来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是一个人间睿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其实有唯物主义的色彩。比如,他认为世间由道来支配,而道不是神仙创造的,他是在“象帝之先”,他支配着世间的一切,他不随人的主观观念所变化,而是自然而然的,是他本来的、应该的状态。老子的思想其实也是政治学说,是人生的学说。他的清静无为思想,他的以弱胜强的思想,都是对人生的一种很好的指导,可以说,老子绝对是人间的智者。

但是到了东汉的时候,一个叫张陵的人,奉为神仙。张陵本来创造了一个教,叫五斗米教。他先是从理论上对道家的经典著作《老子》进行解释,他写了《老子想尔注》,把《老子》宗教化,从此,老子成为道教的教主,而《老子》也成为道教的经典。与《老子》一起,庄子的《庄子》,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也一起成为道教的三玄。即三种经典的教义。从此,老子就被抬到天上,被尊称为“太清道德天尊”。庄子的待遇也很高,被尊称为南华真人,他的庄子一书,也被尊称为南华经。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为何道教要把老子庄子作为他们宗教崇拜的人物呢?首先是老子的天道观,其次是他们关于养生的学说。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炼方法,在道教中都所体现。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