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为什么理论上最诗意、最不世俗的诗人却抱团最明显?

2023-12-15 11:14:01 条浏览

挺有意思的问题。

此问题实为复合型问题,包含一个假设——诗人应该是最诗意、最不世俗的。在此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何当今国内的诗人们反而存在明显的抱团现象,形成各自的圈子,不同圈子往往互相嗤之以鼻?本文将逐步分析。

诗人是最诗意、最不世俗的吗?

题主加了一个限定词“理论上”,可见题主自己业已发现,现实中的诗人们,并不那么超尘拔俗,甚至可能相反,非常世俗。我同意题主的判断。

题主明知此判断不够准确,为何还要坚持“诗人最诗意最不世俗”的判断呢?或许有以下几种原因:

0.世人心中的诗人印象,多半来自传媒,多少有些简化的成分。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时,常有意无意地把许多人和事物标签化脸谱化,这容易给公众以深刻的印象,从而便于人和事物的流布。然而,标签化脸谱化简化了人和事的丰富意蕴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和事本来的面目,妨碍了公众进一步了解他们。普通人少有诗人朋友,他们诗人的印象多来自媒体,这使得他们对诗人的认识比较单一片面了。

0.国人心目中的诗人典型是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和苏东坡等人。

提到诗人,人们便想起这些可敬可爱的大诗人们,他们的人格和优秀诗篇,诗意盎然,全无俗态。世人以他们作为诗人的代名词,实在是名至实归。题主可能亦受此影响。

然而,诗人们真的只有诗性、理想和天真的一面吗?

显然,并非如此。对很多人而言,诗人只是ta们众多身份之一。

比如李白,他是诗人,锦绣肝肠,出口成文,挥翰雾散;也是酒徒,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亦是旅行家,一生好入名山游,晚年还想捶碎黄鹤楼!他是道教徒,烧水银,炼金丹,几入道教,被授道箓,五岳寻仙不辞远,还想放养白鹿青崖间;他是政论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两汉六朝,纵横百家,剧谈阔论;李白也是败家子,几年内散钱三十万,五花马,千金裘,黄金龟,都被换作美酒,高歌痛饮到天明,不管来日与前程,晚年穷困潦倒,只得依靠李阳冰;他也是不称职的丈夫,毫不安分,呼朋唤友,四方游走,妻子名为李白妇,实为太常妻;李白更是个不合格的父亲,常年浪荡江湖,娇女平阳、小儿伯禽,皆寄居山东,几年不见父,只落得“泪下如流泉”,子女之教育阙如……倘若只以理想、天真看李白,就把他看得太简单了。

(注:网图,侵删)

诗人首先是血肉丰满,有着六欲七情和种种不足的人,其次才是锦心绣口、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诗人。

当被卷入政治斗争,锒铛下狱时,李白苏轼们,都命如鸡犬,魂飞魄散,恐惧不已,这是他们主要的身份不是诗人,而是阶下囚,是深陷绝境的可怜人。当李白写诗求救,苏轼留赠绝笔诗给弟弟苏辙时,他们才是诗人,准确说,更是身陷囹圄,渴望活命,或者绝望等死的诗人,此时他们的身上,不再具有多少诗意,更多的是失意,是惨凄。当面对天崩地裂的社会大动乱之时,杜甫不只是以诗歌揭露黑暗,鞭挞邪恶的诗人,他也是时代洪流裹挟下的难民,国破家不在,流落江湖远,数月不知肉味,一朝得见牛肉,忍不住多吃了几块,年老衰病的他,降不住牛肉的火气,结果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诗人,竟那般客死他乡!

连苏东坡、李白和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还具有许多平凡、脆弱乃至卑微无力的一面,更何况一般的天分才华、胸襟气度远不如他们的小文青小诗人呢?

今天的诗人圈子化严重,江湖气浓郁的另外一大原因是,当今已非唐宋,文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往往不再兼具政治精英的身份,在社会中,他们常常是作为弱者存在的。弱者贫寒者,才会时常抱团取暖。所谓圈子,对内如不紧密联系、对外如不排斥同类的异己,便不是圈子了。诗人的小圈子,当然也不例外。

诗人小圈子相互排斥还有另外几大原因:

首先,诗人多是感性动物,情绪浓烈,好恶分明,对自己亲近的,不免偏爱过实,对疏远的,则时常贬之太甚。

其次,文学艺术创作,最为核心的一点儿是生命体验,小作家小诗人往往囿于自身体验,而不具备与其他作者共情的能力,他们难以理解和体悟他人所得所感,便敝帚自珍,而不识他山之玉,甚至斥之为顽石。

最后,有些诗人非常贼精,他们彼此之间的攻击和讨伐,不过是为制造话题,引人注意而已。在信息时代,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便有可能获取利益,有些诗人,拙于作诗为文,却精于炒作营销。这也给人们造成了诗人圈子之间,常常互相排斥的印象。这些小圈子之间,其实存在在互斥共生的生态关系。

以上。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如觉文章不错,还请点赞鼓励。谢谢!




这个问题很复杂,之前那个回答虽然不错,但是看完之后依然有朦胧模糊的感觉,没有澄清自己心里的疑惑。所以我也来答一下好了。

首先,我们先确认一个最普遍的感情,即获得认同感。这个感情一点都不难理解:你做一件事情之后,觉得这件事做的很漂亮,想让大家看看,这就是想获得认同感。同样,诗人写出的作品也不例外,他们希望有人赞赏。就好像苏东坡写完大江东去,别人评价他和柳永风格各异,他也开心。通俗点说,谁都希望人夸。

其次,这个夸,不可以是外行的赞誉。外行的赞誉没什么影响,没意思。而内行之间相互点赞,自然会形成圈子。这就会有看似抱团取暖的现象。

最后,圈子之间相互的关系可能比较复杂。这不是政治问题,没有那么严格,一个诗人可能欣赏A又欣赏B,而A和B可能又相互看不顺眼。这都是有可能的。所谓的圈子没那么严格。相互看不顺眼也不一定局限在圈子和圈子之间。

以上,并不需要考虑诗人是不是现实的或者是追名逐利的,仅仅从获取认同感与相互看不顺眼,这个很“艺术”的态度出发,就已经可以形成看似很“世俗”的状态。




首先让依蒙小诗想到的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诗人抱团之所以明显,多数起因于诗人诗者,互相成就!一方面相互欣赏!也可以讲更懂的欣赏每一首作品的内在精华!而好的一首诗,不可能因为请客送礼就会名扬天下的!也不可能因个别人的排挤而佳作石沉大海!本身诗的好与坏是在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中磨烁纯香而出的产物!诗的特性也就决定了题目所谓讲的诗人抱团的说法了!

再就是诗人欣赏对方好诗的同时也会愉悦自己的心情!往往欣赏中受到启发!对诗就是很好的例证!

灵感会因此而被激发!意境到了!当然作品就坏不哪儿去!所以何乐而不为呢!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人伴贤良品自高,鸟随鸾凤飞腾远!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醉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深厚友谊千古美传的故事了!

依蒙小诗论诗人

拙笔!




换一个主语:若是说国内的科学家似乎抱团现象明显,小圈子结合紧密,但不同圈子往往嗤之以鼻。或者说,若是国内的娱乐明星似乎抱团现象明显,小圈子结合紧密,但不同圈子往往嗤之以鼻。这样,公众对他们还会有和对诗人一样的质问吗?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成见。

我们说教师就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说警察就该是甘洒热血写春秋,这就跟我们说诗人就应该是理论上最诗意一样。理论如何,事实怎样,现实早已给出了最清晰的回答。这么去形容一个职业,就相当于是我们预先设定了一个人应该是如何,然后我们痛心疾首地去追究这个人为什么没有那样一样。这个基础,就是逻辑。

我所说的,就是我们的成见。

然后我们说说圈子。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想一个场景:一群刚从解剖台上下来的医生正在讨论人体器官,这时来了一个美食家,津津乐道于动物食材的滋味和美妙。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科学家的圈子森严壁垒,专业知识已经铸就了万里长城,无论是讨论中世纪植物还是量子运算,那起码得像学习英文一样,从基础的ABC开始,然后你才有参加谈话的可能。有认同进化论的科学家,也有不认同的,他们的党同伐异,放大了,不比娱乐明星差,从古到今,打到现在,和他们相比,诗人们的争斗,实在找不出等量级的词汇来形容了,尽管,我年轻的时候也写过不少诗。而说到娱乐明星的聚会,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若是没有几年的摸打滚打,最好还是少说为宜。就娱乐明星的表演而言,他们中间的车派和布派,那也是你死我活的两不想让。

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在圈子里,就像一句俗话说的那样:只要有三个人,那自然就有了左中右三派。党同伐异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让人深夜流泪的悲哀。谁能说清楚几百年后,哪个主义哪个思潮会一统地球?

说到诗歌的圈子,得先澄清一个观点:诗歌是个入门特别容易,而愈行愈难的行业。从古至今,能够见识到缪斯女神芳颜的人,始终是少数。写诗的人和真正的诗人,相差不远,也就是几个太平洋再加上月亮和地球的距离。所谓诗歌圈中的互不想让,放大了看,和当下社会整个人群的价值观点分歧并无两样。想想你和周围人的价值观差异,你会对着一朵花发出欢快的笑声。人们更加关心诗歌,这代表人们对于这个世界希望尚存,希望尤烈。

对于万物,重新认知,这说的是我们的成见。

诗歌是灵魂飞舞的云朵。这说的是我们面对现实的态度,甚至,与诗人无关。

起码,我们要感谢这世界,还给我们留下了诗歌。




目前的中国,诗歌文化并不景气。我们几个搞诗歌原创的不如网络上四处截视频的受欢迎,处境挺尴尬。以前说谁谁谁是诗人,我们会用敬神的眼光去看他。今天说我们周围谁谁谁是诗人,多少觉得他离有病不远了。可写诗的人内心独有一份原始的清高,又追着诗歌不放手,赛跑的过程当中都想跑在最前面。尽管是一杯冷羹也好好抱着,大声说:这杯冷羹为我所有,谁也别想抢!这是对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这问题拿来这里讨论,对于诗歌界是很可悲的!




那叫“惺惺相惜”,不叫“抱团”。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而已。

譬如李白杜甫的朋友圈,苏轼的朋友圈,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正直磊落的君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已。

譬如苏东坡的朋友圈,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朋友圈。可是那是因为苏东坡的魅力吸引,把天下的英才聚集到了自己身边,然后群星与日月相互交辉,让各自更有光芒。并不是为了抱团结党。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