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碑帖与字帖有何区别?初学书法者临碑帖还是字帖?

2023-12-25 14:19:25 条浏览

最大的区别在于碑是刻工刻的,刀砍斧凿之气较重,目的是记录,只能部分表达书家笔法气韵;而帖(墨迹)是书家自己写的,表达书家真实内心情感。学啥看自己喜欢,都喜欢就都学。




碑帖:通俗来讲就是刻在碑上的字,像《曹全碑》《颜勤礼碑》大多数是记录死者生平,以此流芳百世。我们临摹的都是从碑上拓下来的。

字帖:书写在纸上或者绢上的字。像《十七帖》临摹的大多为手札长卷等。




初学以贴为佳。




字帖




中国书法最精彩的时间段在东晋至唐朝时期,在此阶段书法水平最鼎盛,因为那时从皇宫到平民掀起书法热潮,朝庭大力推行标准书体,此时书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木来追求,现在大部门碑贴都出自这个时期的作品,所以我建议先选一种碑贴从头到尾练熟练透,等完全掌握笔法后,再进行现代字贴的学习或创作,这样会更好。




碑帖是直接由实物而翻版,字帖是通过处理其内容而制成的,初学者是要临字帖,因为字帖有翻译文字,便宜懂意




本题存在问题。

字帖包含碑帖,字帖是供人们学习书法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碑帖仅仅是字帖的一种。在书法史上存在碑学与帖学之争,不存在碑帖与字帖之争。




根据个人爱好。




碑有工匠凿刀痕迹。帖有毛笔毫锋留丝与锯齿般痕迹。二者比较为帖为真为佳。初学者学碑或帖都无妨,但仍以学帖为上,因可见用笔之微妙处。只恐初学者不懂如何摹写,反多了困感,故须有导师教之。




碑贴缺少灵活性,但很有骨感。字贴原汁原味,自然是临字贴好。但也有特殊的




碑刻和书帖的区别

 

铭石碑刻主要是在发生重大事情的时候为了记录和流传下来的一个文字载体,主要是让百姓能通过碑石了解当时所发生的事情或故人生平的介绍,以看得懂,能传播为主,故书体主要体现庄重严谨,多以楷、隶、篆为主,用金石刀刻,是以笔画多平直有力,有斩钉截铁之感。

 

而书札信帖多为日常生活交流所用,载体也多为绢、纸,书写方便,随意性更大,行草为多,既能看得懂,又书写简便快捷,更适合日常生活,有如我们现在都不大用手写书信改为电脑手机打字发邮件发简讯一般,怎么简单快捷的传递信息怎么来,前人也是如此,只要接收方能看得懂,怎么方便怎么来就好,所以帖书相对就更随性洒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书写习惯和个性,勾画呼应尽显字里行间。

 

那书法是初学是要以哪种碑帖入门呢?

 

初学书法需先选定要学的字体,建议还是从楷书入门比较好,无论是少儿还是成人从楷书开始学习相对容易,楷书的笔画工整,结构严谨,无论是一笔一划皆有章可循,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楷书既有碑刻范本也有帖书范本,楷书四大家的代表石刻碑帖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而帖书相对碑刻就更复杂多变,虽然整体风格相似,但无论是点划或结构无一相同,初学起来难度大些,有赵孟頫的《胆巴碑》等。因为都是非常知名的范帖,在审美意识的认识上大家都已经有所公认,也就是大家都认为他们的字非常漂亮,美观,书法的意味深厚,从这些碑帖入手能够更容易得到大众认可,当然越是熟悉和普遍的审美认识,想要写好就更难。碑帖无论哪种入手都可,关键看自己的喜好和擅长,选定一本临熟临透,再攻其他字体和书体。

我选择的是欧楷起步,以下是平日我的练习,希望给你一个参考,谢谢!




硬笔书法能写好的软笔也不会差




首先碑帖和字帖是两种型式的书体,有着不同的特征:碑帖是书法作者创作出的书法作品,他具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字帖只是一种书法结构的型式,是基本构成的原型,不带个人的书法风格。所以初学书法者先从字帖开学为佳。




书法学习是学习碑帖好还是字帖好?应该对碑帖和字帖进一步的了解,这两者追溯到源头是属于书法中的两种书写流派,他们分别称呼为:碑学派与帖学派。

一、碑学和帖学的原意

1、碑学的原意

碑学的原意是指:考订和研究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文辞内容、拓本真伪和书写特点等等的学问,它是属于金石学的一个分支,产生于北宋。

2、帖学的原意

帖学的原意是指:对帖的源流和优劣、拓本的先后与精陋、刻工技术的高低、书迹的真伪和书法特点、刀法与笔法等诸多方面问题的研究和考订。大约兴起于北宋。

在一般的习俗中,碑学和帖学被理解成了在书法学习中因提倡的师法对象及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意趣的不同而存在的两种书写流派。就是前面讲的碑学派和帖学派。

二、两个学派的代表

1、帖学派

帖学派是由宋太宗赵光义于淳化三年,将内府所藏的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刻,名字为《淳化阁帖》。由这里开始的汇刻众帖的风气。

淳化阁帖,多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刻帖的范本起初取自已经故去的书家的墨迹,为继承古代书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丛帖为师法对象的书法流派就叫做帖学派。

2、碑学派

碑学派是指以遵崇碑学贬帖学为特征的书写流派。碑学派最著名的当属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他把北碑扩大到了整个魏晋南北朝碑版,使碑学理论有了更合乎科学的基础。

从大体上来讲,帖学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许多原迹早已遗失的古代优秀书迹,其内容以简牍文札为主,字体多为真楷与行草;碑刻则多为篆书,隶书和楷书,且在字里行间掺入了刀刻的痕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

初学书法者到底学习碑学还是帖学,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审美来决定的。从书法的境界上来说,不管是碑学还是帖学,都是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的人应当吸收的营养,这两者是不可以分开的,只是在前期学习的时候需要按照自己的审美来决定先选择碑学还是帖学而已。

~~~~~~~~~~~~~~~~~~~~~~~~~~~~~~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碑和帖的相同点

碑和帖的共同点:

第一,都能够记载文字或图像(如果讲拓展或者引申,图像也可以算)。

第二,都能够用纸墨拓下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

碑与帖的六点区别

一是它的功用不同,碑原来都是以实用为主的,主要是记载事情,希望通过碑刻能把所记之事以传久远。帖主要是提供临摹书法用的范本,通过刻帖把古人的书迹传给后世,这是第一个不同。

二是内容不同,帖的内容主要包括书信、诗稿、文章之类,形式多种多样,碑则有相对固定的文体形式。

三是书体不同,碑刻文字多选择比较庄重、郑重的篆书、隶书、楷书,都是当时各个朝代通行的书法,是官方用的文字。准备流传后世的碑刻,当然得让人们看懂,因此文字刻得郑重。而帖则书体多样,只要刻帖者认为值得保留和宣传的文字和书法都能镌刻,因此不能上碑的狂草或者行草的内容可以在帖中出现。

四是形制不同,碑多高大竖石,帖多横石。帖石通常一尺多高,宽度在二多三尺左右。形制不同与功用、内容有关系。临习帖时要有合适的书写范围来练字,这样帖版不能太高大。碑如果作为字帖来用,要裁成条或字装裱,这样才能使得文字内容通顺。

五是刻法不同,八十年代时我去碑林,看到一个小工匠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执榔头刻字。以前我认为刻字是将一个字完整地刻下来,结果看到他站在一个方向把这一片的横笔都刻完了,才转一个方向刻竖笔。我当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因为碑上的字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都是比较规范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刻。即使是篆书走笔都是比较规矩的,不像草书那样的走笔自由,还有牵丝、飞白等等。如果刻帖,写的很随意的字,站在一个方向分刻横竖就不行了,字要连续性地完成。因此碑和帖的刻法是不同的。

六是用纸不同,碑比较高大,通常在野外,而且经过风吹雨打,石头里含的一些沙粒掉下来,产生缝隙,或是风化使它斑驳不平。还有属于碑类的摩崖,本是利用天然石头在上面镌刻文字,因此纸必须厚一点,这样拓的时候才不易破。拓帖必须用薄一点的纸,因为经常有小楷入帖,字划纤细,笔道不可能太深,所以要用薄纸拓。

现在拓本的内容,包括碑、帖及其他杂项类,被拓的对象很多,玉器也可以拓,扇骨上刻划的花纹也能拓。还有立体器型,就是拓器物。很多人说你讲讲立体器形是怎么拓出来的,其实是半拓半画。我们现在看一个瓶子,眼睛看是立体的,要拿铅笔画出形状,再用我们的眼睛像摄像机一样看它什么地方的棱是弯的,要画出圆弧,之后再把铜器上的花纹一点一点的拓出来。开始拓中部,之后把纸揭起来,挪到另一处再拓,一点一点地拓出侧部的花纹,看起来才有立体感。拓完后再用毛笔修一下,一点点补色,这样立体器型才能完成。




①碑石拓片②原作真迹,区别是碑石拓片上的字相较于真迹,有误差,或许有些地方误差还不小呢。

初学书法,一般要求临字迹,但因古人字迹保留下来少,且不易找到,故退而求其次,找字帖来临,也未尝不可?当然临现代书法家作品,网上有,影印版的也有,所以拓片就退后,它毕竟经过书写者,镌刻匠,拓家几人之手,失形误差存在,易在学书上引人走偏。




初学写字,真分辨不出字帖和碑帖的区别,看谁写的字都那么好。在逐步练习中,才知道碑帖和字帖的不同。如颜真唧的勤礼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功碑,学了碑帖,能会写字帖,但临好字帖,却学杂了而写不好正楷,这大约就是区别。




碑与帖的区别

第一、功用不同

碑原来都是以实用为主的,主要是记载事情,希望通过碑刻能把所记之事以传久远。帖主要是提供临摹书法用的范本,通过刻帖把古人的书迹传给后世,这是第一个不同。

二、内容不同

帖的内容主要包括书信、诗稿、文章之类,形式多种多样,碑则有相对固定的文体形式。

三、书体不同

碑刻文字多选择比较庄重、郑重的篆书、隶书、楷书,都是当时各个朝代通行的书法,是官方用的文字。准备流传后世的碑刻,当然得让人们看懂,因此文字刻得郑重。而帖则书体多样,只要刻帖者认为值得保留和宣传的文字和书法都能镌刻,因此不能上碑的狂草或者行草的内容可以在帖中出现。

四、形制不同

碑多高大竖石,帖多横石。帖石通常一尺多高,宽度在二多三尺左右。形制不同与功用、内容有关系。临习帖时要有合适的书写范围来练字,这样帖版不能太高大。碑如果作为字帖来用,要裁成条或字装裱,这样才能使得文字内容通顺。

五、刻法不同

八十年代时我去碑林,看到一个小工匠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执榔头刻字。以前我认为刻字是将一个字完整地刻下来,结果看到他站在一个方向把这一片的横笔都刻完了,才转一个方向刻竖笔。我当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因为碑上的字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都是比较规范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刻。即使是篆书走笔都是比较规矩的,不像草书那样的走笔自由,还有牵丝、飞白等等。如果刻帖,写的很随意的字,站在一个方向分刻横竖就不行了,字要连续性地完成。因此碑和帖的刻法是不同的。

六、用纸不同

碑比较高大,通常在野外,而且经过风吹雨打,石头里含的一些沙粒掉下来,产生缝隙,或是风化使它斑驳不平。还有属于碑类的摩崖,本是利用天然石头在上面镌刻文字,因此纸必须厚一点,这样拓的时候才不易破。拓帖必须用薄一点的纸,因为经常有小楷入帖,字划纤细,笔道不可能太深,所以要用薄纸拓。




碑帖是将碑文写在石头上由工匠刻上去的;字帖是书家写在竹简或宣纸上的。

因为碑帖是刻在石头上的,拓下来的碑帖有种古朴苍桑老辣雄浑之感;而字帖是书家直接写上去的,所以更能表现出用笔的方法和技巧!

初学者最好是先临字帖,掌握笔法后再临碑帖,这样既有笔的韵味又有碑的朴拙之感,更能表现出古老书法的精神境界!




碑帖雄强大气,刚劲有力,有如霸王。字帖,亭亭玉立阿娜多姿,有如四大美女。罗卜青菜各有所爱,临帖应随内心的真爱选帖,有如选对象谈恋爱,情投意合方能长久,若别人包办,最终貌合神离。

临帖也有窍门,死临往往临到死。古人曾有暗示,取兰亭一小杯即可受用一生。可见,不能临得大杂大泛。可借|用学唱歌的方法,一个星期学首新歌,要背下来。不知不觉中轻松学到手。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