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小时候农村弹玻璃球,你玩过吗?

2025-05-02 16:27:07 条浏览

玻璃球,问大人要几毛钱买来,先自己对着太阳看,然后放洋皮铁盒子里(装麦乳精那款铁盒子)。

第二天放学拿着新买玻璃球跟小朋友炫耀下,开始弹玻璃球,玩法划条线,在线对面六七米距离,用树枝铲一个坑,小朋友分别向坑的位置弹玻璃球,谁离坑最近优先打其他小朋友的玻璃球,打中即可赢得其他小朋友的玻璃球,曾经弹玻璃球赢了一铁盒,一直留到初中毕业,搬家后来不见了,真是童年美好回忆,现在小朋友应该没有会玩这个玻璃球了。




弹玻璃球,游戏太高端,我玩的是,跟着大人玩农机,低端游戏。




边远地区还玩不上玻璃弹球,只有城市周边或城市才有玩的,玩法也有很多种,进洞玩法,弹准玩法,又是还带有赌博性质,输了就把弹球归了赢家,也有用其它筹码,比如烟盒。还有一种弹锅玩法,参与赌局的人各自手握弹球出式,根据每个人出的多少排队先后,用手中的弹球向锅内区域用力弹出,能被碰撞出就会自己人,如果弹进去后把自己的弹球滞留在锅内,不但不能赢任何弹出来的弹球,而且就算死局了,你就出局,只能眼睁睁的看别人继续赌下去。




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玻璃球啦!因为成本比较低,场地也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不是下雨天,随时随地都可以玩。一毛钱可以买好几个,有大有小,有透明的有各种颜色的。一群伙伴一起在一块空地上挖个小坑就可以开始玩了。不过玩这个也需要有天赋,有的人弹得比较准比较厉害,最后赢得玻璃球就会比较多。不过这个游戏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卫生,因为要在地上摸来摸去,比较脏!所以还在念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就极力反对我们玩弹珠!有次我们几个同学玩弹珠,被女同学发现,她们居然去告状,后果就是玩弹珠的无一例外得吃到班主任鸡毛掸子,那是真打啊,一轮打下来,鸡毛掸子都打折了,就是要给我们个教训!现在的老师应该不敢随便打孩子。我是80后,那时候的老师惩罚学生还真是下狠手,几乎每个男生应该都受过各种“刑罚”,不过现在想起来老师还是很负责任的!




过去物资匮乏,很多游戏都是都是自己做的,比如摔方宝,推铁环,链子枪,拉皮筋,弹玻璃球,摔炮等等。

最简单的就是拉皮筋,其实就是捡树上掉下来的树叶,主要是杨树叶子,把叶子去掉只要根的部分,最好是粗一点,时间长一点但又不能干,有点皮的,是不容易断的,谁被拉断的多就为输,谁剩的多谁就为赢,一般到最后的胜利者也就剩一根了,他把别人都给拉断了。

弹玻璃球,是在地上画五个格子,最后挖个小坑,能顺利的通过每个格子,从小坑里把别人的玻璃球从坑里弹出来就赢了,通过比赛可以得到很多五颜六色的玻璃球。

摔方宝就是用硬一点的纸叠成方宝,然后一方使劲从高处往下扇,只要能把对方的方宝扇翻了,你就算赢了,你要是叠的好,你可以赢很多方宝回来。

摔炮是个不太好的游戏,其实是破坏公物,就是过去的公共场合使用的都是双扇门,门上四个合页,每个合页上下各有一个能拧下来的装饰头儿,用拧螺丝的孔里装上火柴药,再找一个和螺丝孔一样粗细的粗铅丝,把一头磨圆,将它们用皮筋绑一起摔出去,就会听到像放炮仗一样的爆炸声。

推铁环也比较简单,找粗一点的钢筋棍做个圆圈焊成铁环,再用粗铅丝挝成一头能放进铁环的推进手杖,看谁推的时间长不到谁为赢。

真正有难度的自己制作链子枪,要用废的车链子拆成单个的零件,再用粗铅丝弯成枪的模样,用铅丝磨成撞针,在链子里装上火柴药,用皮筋将撞针击打,火柴棍可以打很远,近距离可以伤人,有一定的危害性。

过去的游戏还有很多,虽然简陋,但是还真是挺有意义的,值得回忆!




70,80后的农村孩子基本上都玩过吧,记得小时候买过一副跳棋,没玩到一年,最后把里面的玻璃球全卖给周围的小朋友了。那会一有时间就趴在土地上眯着眼睛瞄准打玻璃球,那会哪有电视手机游戏可以玩啊,上山下河自己找乐子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乐趣。




不仅是农村,可能除了大城市,一般中小城镇的男孩子都在玩。因场地有限制,必须是有裸露土地的场地才能玩。一般要在土地上控上浅坑,依次过五关,先到达者胜。女孩则玩的是抓石子,抓羊拐等。




我50后,家在省会城市。六十年代初小伙伴们都在玩弹玻璃球。我们玩的玻璃球就是现在市场上还有卖的跳棋的玻璃球棋子,跳棋子有6种颜色的玻璃球。玩法是2人到若干人,每人持一个玻璃球,在土质地上画一起点,大概距起点两三米的地上挖了一个小洞,谁先将自己的球弹击入洞就算赢了,弹击玻璃球只能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指夹着小球,用大拇指进行弹送,如果别人球挡了你的道,或者他快接近洞口,你可以对着对手的玻璃球弹击,将它赶远,让自己的玻璃球接近小洞,谁先进洞这一局就是谁赢。规则有点像现在运动场上的冰壶。

当时一放学,孩子们都趴在地上玩,身上和小脸弄得脏兮兮的,回家前怕妈妈骂,都互相把身上拍打的干净再走进家门儿。大家玩的真开心。




当然玩过




小小时当然玩过,当时穿的衣服有小口袋,装半口袋,有功夫掏出来,马上就和小孩玩。




我是其中的王赢了一麻袋弹珠




怎会没玩过呢,水平不高比别人打的差,哈哈。




我是城里的孩子,小时候的溜溜球,滚铁环,打尜,扇洋画都是常干的。




建国初期,限于当时物质的匮乏,交通闭塞,农村玻璃球比较罕见,自己动手制泥球。城市里的玻璃球又分花球.白球(水晶球.)五彩滨粉的花心球则较为珍贵舍不打的,跳棋,划拳猜籽等为文的玩法。只有水晶球才是打玻璃武的玩法。打玻璲球叫孙三打白壳(骨)精过三洞。一,二,三洞过五关斩六将,难度洞洞加码。南北四城门的规则又略有差异。要命的是适合打玻璃球的场地很难找,水门汀(水泥)地,石子路,煤屑操场统统不行。不软不硬泥地只有在屎坑角落(跟屎没关联)才有。于是经常与蛇虫八甲为伴。最难过的是逢阴雨落雪天,回家一身泥巴,成了难泥菩萨。逃不了一顿审拷肉(吃伤活)。总之,笑声,泪花还有三年自然灾害挥之不去的饿肚皮,三大主旋律伴随着成长。

小编的一句话,勾起了对孩童时的回忆,一切皆为浮云,行将消失。

需要补充一句笑话,游玩中有丈量的标准,一叉,一撑,一乱(一指)。北方的同志笑不起来,南方的毛丫头闭上眼晴偷笑,南方的先生则哈哈大笑。

谢谢。




哈哈在城市同样有弹玻璃球的。




必须玩过,不过我就好奇里面的花瓣怎么做的?一直不明白




小时候弹玻璃球,当然玩过,那是很有趣儿的,我和小伙伴们玩来竞争的,看谁的玻璃球好看,看谁赢的多,好玩极了。




玩过,很厉害的那种




当然玩过。




玻璃球对于我们七零后是没有的,我们是斗田螺,老家话叫叨叮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