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诗歌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我们还需要诗歌吗?

2025-05-06 14:44:22 条浏览

有句话常挂在嘴上,就是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见,诗是生活的灵魂。诗歌从一个方面讲,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但是有没有考虑,是你离你诗歌越来越远呢、诗歌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正如我们还在活着,就需要把生活过的和诗歌一样。小生君王和你一起努力。




雾霾已经遮住了长空,我们文明的人类却还在希翼找到绚丽多彩的小鸟的行踪。沙漠已经吞噬了草原,莽莽荒原再也听不见万马奔腾的激越嘶鸣。高楼大厦遮住了瞭望远方的眼睛,灯红酒绿迷住了人们最初善良的本性。人类从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将走向野蛮的毁灭的深渊。诗,已经魂不附体,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想到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去希翼抓住“诗”的尾巴。诗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支柱,没有诗的王国,将会是多么的无聊和寂寞。




好吧,你说到了顾城,正好我读过顾城,就用顾城的诗歌怒答一发

在诗歌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回头再看她一眼?

因为顾城曾祈求:“

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残,我只有个简单的希望:保持着初放时的安祥。

那么什么是诗歌初放时的样子呢?

那时的春天是这样的:”春天是没有国籍的,白云是世界的公民”。

那时的秋天是这样的:”桔子熟了,装满阳光的桔子熟了“

那时的夕阳是这样的:”风,把麻雀最后的余温,朝落日吹去“

那时的月亮是这样的:”海豚越过了星群,又落下,白色沙滩消失在溶溶的月光中“

那时的星空是这样的:”吝啬的夜,给乞丐洒下星星的银币“

那时的大地是这样的:“苍鹰的影子掠过,麦田战栗”

那时的故乡是这样的:”北方呵,故乡,请收下我们的梦: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

那时的大海是这样的:”孩子们走向沙滩,月光下,远处的鲸鱼正升起高高的喷泉“

那时的真诚是这样的:”一生中,我多次撒谎,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一个儿时的诺言,因此,那与孩子的心不能相容的世界,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那时的理想是这样的:”风掀起夜的一角,老式台灯下,我想到重建星空的可能”

“那时的谴责是这样的:”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公开掠夺“

那时的死亡是这样的:”当浪峰耸起,死者的眼睛闪烁不定,从海洋深处浮现“

那时的怀念是这样的:”也许有一天,太阳变成了萎缩的花环,垂放在每一个不朽的战士,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乌鸦,这夜的碎片,纷纷扬扬。“

那时的骄傲是这样的:”此时此地,只要有落日为我们加冕,随之而来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如你所说,诗歌离现实越来越远,于是,此时的遗憾是这样的:“小天窗已经失明,再不能采集带霜花的星星”

此时的黯然是这样的:“牵牛花已经暗哑,再不能讲述月光下的童话“

最后说一句,有些人,生活中从没远离诗歌。




此问谬矣。有“火眼金睛”之称,君不见《》已有如此向往努力之群?诗与生活的远近,是分人群的。我曾经说过,不必追求“全民诗”,“全民诗人”,也不可能。我国已经崛起,经济,科技的成就举世瞩目。展望,人文艺术随之必然。虽然有几十年沉沦于钱,造成了隔代,但中华民族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基因造就的,包括平平仄仄的诗生活。试目以待,暇以时日……。




新诗即现代诗歌从它诞生始,现实生活就是其创作的源泉。生活可分人的日常生活与内心生活,而诗的抒情言志的特质,人之内心生活是其表现的主要内容,从这个角度说,诗歌并未离现实生活很远,因为人的情感志向的抒发,均是现实外部生活点燃的火花。诗歌可为现实鼓与呼,成为时代的号角,也可为人文主义的灯塔增光添彩。只要人有情感和意志,诗歌永远不会消失。




诗歌是一种精神食粮,很高雅的文化活动,诗歌的风格虽然多样化,但一直在我们身边,请欣赏一首现代诗:




生活的你就是一首诗!

你自写自读!日出日落!

读你的诗,我就象等待某时的雨!

那样期盼,那样的缘!

盼自己,能做那首诗中你等待的人!

我等待你的诗!

我知道,你没远离诗,只是我俩与自己那份坚持久久的失联!

原创摄影、诗歌《感谢有你》,感谢所有关注、关心我的朋友!

原创诗歌《感谢有你》

文沙漠遇见大海

每当看到你温暖的留言

我知道这个冬季我不孤单

那一天你我文中偶遇

你写戈壁我话沧海

那一夜你我诗语换杯盏

你邀我看草原天山

而今我们并无相见

只在心灵一处静静关怀

感谢有你

我不知名的朋友

让我在最沉静的深夜

打开你人生的诗集

你说阳光温暖

是每颗心的感动

你说人生山高临顶

却不知平地广袤无限

感谢有你

不知名的朋友

我一人读诗太寂寞

有你目光我把寂寞当酒

我真诚的朋友

让我为你寄一片祝福和感恩

给你的诗边增一页目光

我知道这远不及你给我的阳光

因为有你陪行

我风雨里走的更远

因为有你鼓舞

我能站上群山之上

(2017年10月24日曹爱华草稿于山东济宁)

本人爱好诗歌,以文会友!真诚期待各位朋友不吝点评,欢迎互相关注,互粉提高!鞠躬致谢!




当然需要。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诗歌可以给予人抗压能力,把试图毁灭人希望的外部消极力量推回去。在诗歌这方宁静的心灵角落净化升华自我,这不可缺。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具体体现。它不会走远,相反,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近到每个有文学细胞的人们都有写诗、读诗、赏诗的欲望!诗歌经过一个时期的沉淀、冲刷、洗礼,压抑久了的能量一定会喷发!时代会越来越贴近人心,人心将会越来越满足,茶余饭后,“谈”诗是必然的!诗歌体现时代特征,时代需要诗歌伴行!




可以肯定说,我们永远需要诗歌。不是诗歌离现实越来越远,是越走越近。目前一部分诗歌逐渐回归现实生活,不在无病呻吟。情亲、有情、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但在诗歌推广方面,许多人还用传统的方式,并没有与时俱进。这导致一些反应现实生活的优秀诗歌,不被人熟知,所以让人感到,我们不再需要诗歌。今天由于用手机不好写,改日再说。




我们对诗歌的需要、热爱,不会因为她距离现实生活的远近而改变。不管谁喜欢不喜欢她,她都光彩照人,魅力依旧。现在诗歌远离现实生活,主要是诗人脱离了现实生活,故步自封,闭门造车,注重头上光环,忽视了诗歌的源头活水,各自守着自己的池水叫卖,不关心读者不最重读者甚至亵渎小看读者,殊不知读者并不比诗者弱智白痴。读者需要好诗,期待诗人写出好诗,关键还在诗人。诗人关键要转变诗风,解决诗歌的服务对象,摆正诗人与读者的关系,明白诗人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像某名人说垃圾电影是因为有垃圾观众,要到生活中去滚爬、体味、提炼,洞知大众所需,如此必出好的作品,这样的诗歌我们翘首期盼,有根的树再高也会枝繁叶茂,众望所归。




感谢邀请!迟复见谅!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却实影响了诗歌的发展,诗是什么?诗什么都不是,它不是人民币,也不是蔬菜和大米。

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远方又是什么?远方就是思念。古代交通落后,亲人很多年都不能相见,甚至连生死都未知,思念亲人就用诗来表达、来寄托。所以,古人写的诗都情真意切。现代人用的着那么思念吗?一个电话有什么事都说了,再不行就直接飞过去了,诗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但是,当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需要精神有所寄托,心灵有所安顿。诗是什么?诗又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交流,诗歌正是这种人类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顿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离不开诗歌,中国诗歌是最能摇荡性灵,最能震撼人心的。所以,也最值得我们去读,值得我们去往下传承的。




我们还需要诗歌吗?这句话看你问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问。如果你问一个喜欢诗歌,可又吃上顿没下顿的人:需要诗歌吗?他肯定会回答:不需要!如果这个人后来混好了,生活无忧无虑。你再去问他:需要诗歌吗?他肯定会回答:需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回答。更何况我们现在有十三亿人,假如有十亿人不需要诗歌,还有三亿人需要呢,你能说这个数目不庞大!

说到诗歌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对于这一点,我们还不得不承认!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诗歌离生活越来越远,离金钱越来越近。这些年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觉悟却越来越低了。以前那个年代的人大都纯真朴实,现在的人大都世故圆滑,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在当今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诗歌已成为一些人炒作和赚钱的工具。每年全国各地到处都在举办的所谓书画大奖赛,诗歌大奖赛,看似红红火火,其中的隐情,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还有就是每年都有一些专家学者在编纂什么世界诗歌名人录,中国诗歌名人录什么的,先是让你寄作品,然后让你交钱出书。总而言之一句话,玩的都是套路。各种协会到处都是,真假难分,只要花钱就能搞定。金字招牌到手后,便开始无底线地炒作。我们大都认为,诗主情,诗言志。可在当前这个生活节奏加快,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诗歌已和现实生话严重脱节,又何谈能抒情言志!诗歌本应是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寄托,不但圣洁,而且崇高伟大。一日沾上铜臭,人们还会用纯洁的眼睛看待它吗?!




上世纪80年代,那真是书的海洋,诗的天地,而今诗走向运方,留下秋的惆怅。




本身诗词歌赋就是小受众的事,其实在历史上诗人都是极其讨厌的人。而词却出了不少大家,最代表的当然是苏轼。我深入的研究了,也模仿了不少诗词歌赋。而经过对比和比较发现,现代诗歌基本处于裸奔的状态。就拿回答来说吧,我深入的怀疑这个也是个竞价的平台。虽然以后不需要诗歌,但是诗这种东西是有灵性的。至少可以表达很多含义,所以不是我们需不需要诗歌。而是有没有钱养诗歌了,诗歌永远在我们身边。即使国内没有人养,我们依然可以寻求国外资本的。




只要有生活就有诗歌!但现在那些所谓的诗人追求的所谓技术形式,对内容越来越脱离社会,让人感觉是无病呻吟,自做委屈状。那些留名之作都是对生活的结晶。感悟生命感悟生活是对自己身心的灵魂深处呐喊!所以让读者同等震撼。通过字面就能有身临其境的意味。

我觉得诗歌上承远古,今达其身。有个性才会百花齐放,文坛之兴。主流反而阻挡各种各样形式。正文风,施国运,放飞心情思潮涌起!




谢谢的邀请。

题主问“诗歌已越来越失去她应有的土壤,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我们还需要诗歌吗?”我的回答是需要,并且诗歌也并没有失去她应有的土壤。

虽然当今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切都显得急匆匆的。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很多人从五六岁开始上学读书,一直到二十五六,甚至到了三十多岁才结束上学;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很多人背景离乡,去淘一份生计;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有人到了七八十岁了,还在挣扎着喊一句自己还行。可就是因为时代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对新的事物才会有更新的感悟的啊。也正因为时代是这样,所以我们也会对以前经常发生,而现在很少甚至已经不可见的事(走街串巷卖针线的人、赶着牛犁地时如雷般的号子声、奶奶绣的花鞋、外婆做的衣服。。。。。。)有着更深的理解。

我呢,每当看到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熟人,也包括很多陌生人),或者是到了一个以前从没到达过的地方,感触啊,就特别深。感触的不仅仅是人或风景,更多的是这世间百态。这就导致了我想事情常常会过度,比如,有一次在一家路边摊吃饭,看到一个“傻乎乎”的人,在向摊主讨一点吃的。摊主往他的破碗里倒了一碗汤(我们河南人常喝的胡辣汤),等他喝完,摊主再往他碗里倒汤,他却摆摆手不要了。这件事让我想了好久,都想的痴了。想到最后,我把这个“傻子”给定义成了有大智慧的人,是智者。我把我的感受写下,给整理成了下面的诗。

(这首诗我有发表在我个人的号里)

那天见到一个傻子

很多年前也见到一个傻子

那时候我们嘲笑他

对他指指点点

可最后还是给他馒头

这次不用了

他已经拿着馒头在吃了

他要喝路边摊别人喝剩的汤

店主把汤倒进他的破碗里

再给他

他却摆摆手

看他的眼神比我

还更加冷漠更加犀利

我突然就感到害怕了

――也许傻子才是智者

我才是傻子

你也是傻子

我还有写了很多类似的诗,无韵,无节奏,纯粹是我一个人的喃喃低语。

所以你看啊,在闹市里我能有很深的感悟,写出这样的诗。那么在安静的地方,在北国冰璃成铁的地方,在南方杜鹃花开的地方,我啊,仍然可以写出我的诗。我又愚笨,年级也不大,二十三四的一个人,比起那些老者啊,比起那些智者啊、比起你们这样的利根人,我差的远呢。所以你们更能感受到诗歌啊。那这样,因为有了我在、有了你们在、有故事在,诗歌就会在。所以我说啊,诗歌没有失去她应有的土壤。

我现在啊,慢慢在里发文章,初衷是想可以把自己写的东西有个“存放”的地方。可慢慢地开始有人关注,对我发表的诗歌和文字也有人点赞、收藏和分享。你看,你的诗歌与喜欢他的人产生共鸣,这就是诗歌很大很大的一个用途啊。我们喜欢诗歌,用她寄托相思,表达欢乐伤悲,表达大爱,喜欢她的人怎么能离得了她呢?

题主说的不错,我们是赞叹诗经,是歌咏唐诗宋词,是怀念海子,顾城,那是因为那些诗经、唐诗宋词、海子、顾城的文字,有与我们共鸣的地方。我们歌颂那些文字,可他们也只是前人的文字,可是,可是谁的文字能比得上我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句子(诗歌)呢?所以我们依然需要诗歌啊,既需要别人与我们心意相通的诗歌,也需要我们自己的诗歌。




在现代社会仍需要诗词歌赋,诗歌是颂扬社会发展中积极的内容,歌颂国家和人与人之间情景交融中最美好的东西,可以展现社会发展每个阶段的政治色彩和时代风貌,传承诗歌历史作用,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书写去欣赏,从中受益吸取营养。




东北的天气真冷,这个季节是最冷的时候,温度夜间都在零下25度左右,大概要持续2个月左右。天气这么冷,在室外卖蔬菜水果的是怎么过的呢?尤其在早上温度都在零下30度左右,就是人在室外站上几分钟就会很冷,如果把一个苹果放在室外几分钟就会冻硬了,那就无法食用了。在一个露天的市场里,看见一个这样卖水果的商贩,一个货车用塑料支了一个棚子,突出的是在这个棚子里伸出了一个炉筒子,还冒着烟,很是奇怪。

冬天卖水果2018-01-12原创

露天市场水果贩,烧煤取暖塑棚扮。

零下三十度有控,顶风冒雪挣盘缠。

久久不动腿冷颤,家中父老翘首盼。

可怜孩童留守校,雪野寄卖小车摊。

我们需要诗!我们并没远离诗,而是我们与自己那份坚持失联!

学诗1990-01-01原创

终身学习活到老。

劳动度日不虚熬,提高品鉴自寂乐。

叙写真诚驱烦矛。

爱好文学,坚持自学。以免退休了感觉无趣与无聊,少完麻将牌,朋友圈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共同提高自娱乐。现如今谁还有空闲品诗,上有老,下有小。房奴车奴人奴一辈子做奴。古典文学的缺失,使当代学人厚重感不足,唯利是图的社会,浮躁与逐利已成为文坛的主调。一首好诗,少不了生活的沉淀与文字的千锤百炼。

诗是一种意境,诗是一种情怀,诗是一种憧憬,诗是一种超凡的美,无论是何种载体她所散发出热的热度,如水的柔情,风一样的凉爽,拧可食无肉,不可无诗趣。抒天下万物与情怀,叙事写真身边的点点滴滴。

步入婚姻

2008-10-10原创

轻启爱情幸福门,且不甜,涩几分。

谁不奢望找对人?

串角色,世俗愤。

寻常过日煲有温。

踏实顾,做留痕。

莫以嫌情饰花盆。

珍惜彼,先感恩。

古诗词

2006-01-10原创

尾字押韵很重要,通融景情唯勤召,第三叙自由驰骋,斟字酌句巧奥妙。

对仗工整高格调,韵律节奏全系照。

现代散文话涛涛,苦思冥想诲今朝。

小白头翁

2018-01-10原创

北国室暖好越冬,城里求学车接送。

零下九度冻鲁甸,唯独速跑上学童。

冰雪路向寒风冲。

雪花打扮读书龙。

严酷冬天博生记,劳其筋骨储英雄。

冬夜思

患疾求医卧榻上,自古人生谁无恙。

治数天,依然烫。

两袖清风坦荡荡,跨万水,日夜忙。

千山无处话凄凉。

纵然视频仍可识,衰满面,鬓染霜。

雪来衬梦早还乡,小院窗,挨白妆。

相顾点头欠哈腰,隐忍不住泪千行。

忆得丝丝伤心处,冰雪夜,坚如钢。

(备注,2018元月2日急送老爸到川求医,现在积极治疗中。原创)

诗歌与喜欢他的人产生共鸣,古诗词跨越千年万载,万水千山,依然被我们点赞。




如题主所言,这个时代的迅疾发展让很多文学体裁慢慢减少甚至流失,譬如诗歌,曾经涌现了像海子、顾城、汪国真等等耳熟能详的诗人,但是现在,诗人们屈指可数,更别谈诗歌了。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她说她发现一个很可怕的现象,那就是身边的人很少去谈诗歌,大家了解最多的便是小说,对于诗歌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认为诗歌已经没有了它理应存在的意义,或者缺少了展示它的舞台,没有人喜欢写诗,更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吟诗,然后慢慢品读诗歌里的味道。

虽然喜好诗歌的人很少,但这个时代仍旧需要诗歌。

我虽然不写诗,但是我喜欢读诗,喜欢在春天读海子的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有鸟儿在树上唱歌,有舞蝶在花间起舞,远处有逶迤的青山,近处有茂盛的小草,我大声读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受诗里面的美好生活。

那时候,我是真的醉心于海子的诗,因为这完完全全就是我理想中的世界,我就是喜欢这种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生活。所以,我爱诗歌,因为几句话便能概括出爱恨情仇,几句话亦能表达人生。

遗憾的是,现在的人们并不注重诗歌,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就算物质满足了,他们可能也忘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诗歌的确不会让人一夜暴富,甚至阅读根本就不会让人变得大富大贵,但诗歌能够润泽我们浮躁的心灵,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剂清凉散,让我们学会随遇而安,让我们内心强大。

希望你是一个阅读丰富的人,既能读小说散文,也能吟哦诗歌,毕竟诗歌能够让人变得高贵优雅,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趣味,同时,也增长自信、见识、才能,让人变得聪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