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为什么阅读了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

2024-03-07 15:59:05 条浏览

阅读了很多书,作文还不好,这不难理解。阅读是一回事,写作是另一回事,这是语文的两个层次,没有必然进第关系。虽然你阅读了很多书,也许只是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而并没有完全吸收作者的写作技巧。

书中的故事一般在明处,但写作技巧往往在暗处,技巧是需要从字、词、句、段、章中一点一点往外抠,一缕一丝的去理顺,一节一章的去揣摩的,不是读读故事就完了。

以前我读过许多世界名著,但自己读完后的理解往往十分狭隘、片面,甚至走偏道,看看名人的评论,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很片面了,自己与名家的见解都南辕北辙。也许你读过《红楼梦》,看看自己的理解,再听听刘心武的讲解,看能差多少?差太多了。

—.关于阅读与理解(以红楼梦为例)

关于《红楼梦》,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读着无聊的很,不过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琐碎之事。其实一个想学写作的人在读红楼梦时是大有学问的。曹雪芹的写作功力太了得了,描写景,描写人,刻画人的形象,人的思想,人的语言,笔墨少而精湛,往往三言两语,一个人物形象便耀然眼前,徐徐而生。

从大处讲,一本红楼梦刻画出了有名的人物七百多位,每个人物之间情性,容貌各不相同,这需要多大的功力和设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戏中角色,人物意义都需要作者精心设计。

从书中家庭结构布局看,书中几大家族之间的关系,进程发展,都是需要作者花大量精力来巧妙布局的。一个甄家,一个贾家就足以让读者百般揣摩和猜疑,何况还有很多费解之处,如:甄家为何被抄家,贾元春之死,秦可卿的死,贾珍和秦可卿到底怎么回事等,这都需作者预先设计的。

从章节技巧上看,第五十八会就专门书写了王熙凤在获知贾琏私纳小妾后的一系列阴谋和诡计。这一回,王熙凤由调查开始,然后设计将尤二姐接回家,再借刀杀人。中间对尤氏使计,又是恶心,又是谩骂,又是刁难,又是讹诈,真搞的尤氏辩也不是,躲也不是,抗也不是,软也不是,气也不是,只有受的份了。这场闹剧都是需要作者来周密构思的。

从描写功力上看,你仔细读下刘姥姥一进贾府的时候,从门前到见到王熙凤,作者对刘姥姥用了一系列精湛的动词,这些动词不仅表现了刘姥姥的动作,甚至把刘姥姥的心态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一词二用,既表动作,又表心态,这是何等的描写功力。

从用字上看,有些小说在描写场景时往往长篇大描,滥用笔墨,写半页了还未及主题,再看红楼梦,惜墨如金,描写短暂精炼,半页字已经说好多事了。写作一定要在描写、用字、用词上下大功夫的。

读《红楼梦》只着眼于男欢女笑、卿卿我我,玩玩乐乐,那就失去了读的意义,也辜负了作者的十年苦心。《红楼梦》除了历史价值,医学价值,饮食价值外,更珍贵的是它的文学价值,写作价值,曹雪芹的写作功力值得每个习作者仔细研读、探索及模仿。

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感觉。同样一个人来读红楼梦,每一遍有每一遍的感受和收获。读书不是走马观花,精品就要细研。读有读的功力,读过了理解多少呢?吸收多少呢?理解有没有偏差呢?看过名人的评论吗?你的理解与名家有多大差距呢?多看看名家的评论会有很大的长进。

二.关于写作

如果去学游泳、或者学开车,教练讲一百遍,讲一千遍,那只是理论,最终还是要下手直接操练,不操练永远都学不会,理论永远不能代替下手操练,操练多了自然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怎么练写呢?个人认为:

1.从阅读时下手。

阅读时手不离笔,随时画,随时标注,随时做注解,随时写评论,随时写感想。因为画、标、注、评论、感想会促使你去想、去思考。写的过程也激发了想象、理解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心中词汇的活力,心中的词汇也活跃起来。写的多了也提高了自己的描述能力。

2.茶余饭后的零碎时间,可以多练写段子。

随手写,三句五句,十句八句任意写,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自己找话题。不拘一格的练,写的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写作如此简单,随便点个题目就可以一气呵成。我很喜欢写段子,写了好多年。所以就我个人来讲,随便点个题目都可以一口气写上一两千字的文章。至于写的精不精,这看思想性了,看灵感了。看知识水平和阅读范围了。

3.阅读积累。

平时阅读时,多注意积累。有优美的句子,精湛的段子,奇妙的写作手法,典型的生活素材,要注意积累,就像自己有个仓库,把有价值的宝贝都存起来,到时候可以书到擒来吗。手中无功,心中无念,脑中无灵、库中无材,拿什么写呢?

总之,写作是一个从阅读到理解,从不能写到会写,从会写到精炼的过程,没有哪个人会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是名家的吧。循序渐进,不遗余力,最终你会成为名家。

这里就不再拿其它名著说事了,因为篇幅已经够长。本人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名家来指教啊。




写作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看的书多了,马上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有时还要借助一点推力。

我儿子小学时读的书也挺多的,学校要求买的书都买了并且看了,我还额外的买了一些适合他的书来看,在网上买了儿童文学杂志来看,我也觉得他看的书挺多的了,但是写作文还是简单的流水账,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东西,连话都写不顺畅,我感觉他的脑子里就没有作文的概念,我当时也挺急的。

刚好他们学校附近有一个作文补习班在招生,我就让他去试听了一节课,那个老师还挺不错的,我就给他报了一个名,我觉得让他上作文班,不是让他学的写作文写的多么好,我就是想让他知道作文的格式,如何写开头,正文和结尾,让他脑子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些概念知道了,那么他就可以把他在书本上看到的东西充实到自己的作文里,作文有一定的套路,但是知道套路后,再加入自己独特的思想,那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了。

开始,我儿子写的并不好,但是至少有一个作文的框架了,知道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怎么结,也能写出来五百字的东西了,至少老师拿到手里,首先看到的是一篇作文,而不是一片不知所以的流水账,我叫他的作文是高级流水账。

我儿子学了一年多,现在已经读了初一了,上次语文考试,作文分还挺高的,老师也高度肯定了他的作文,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读书也有劲了。

所以说要想写好作文,读书很重要,但是知道作文的框架也很重要。




首先读是为了借鉴。要读,还要会读。读书是为了要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借鉴。

同时,还要学会留心观察。要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再者,表达中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语言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个人认为经过大量阅读作文的学生,不管怎样也要比阅读量不大的学生写得好。

虽然经过了大量阅读,平时也要经常练习,多写小练笔,最少每天写几句话也可以。要想写好作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多练习,多总结一定会有进步的。




阅读是输入,接受信息,写作是输出,不止肚子有墨水,还得对应当下进行提炼总结以及增加行文可读性,慢慢写,慢慢会有所提升的。




读书只是开阔了你的眼界,增长了你的见识,对你写作有助益,但是不能帮你写好文章。写文章是米自己的思想,是你的真情流露。这个就像你看到别人干活,貌似很简单,包括流程你都清楚,但是真让你做就不是那么回事,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实践,去磨砺在可以达到成熟的境地,写文章也是一样,需要你不断的磨砺,不断的写。明明心中有万语千言,但是你就是不能把它们有序的排列开来,这就是欠磨砺。没有事能逃开勤奋,那些大作家哪个不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尝试,不断修改,不断在失败的稿子中汲取经验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

不要以为自己看了不少书,就可以写出跟人家一样的作品,这是不现实的,写作没有捷径唯有笔耕不辍的练习再练习。确定文章主题,写好大纲,然后围绕着你的主题,按照大纲去写,这样不至于脱体,然后就是凝炼词句。这样才能写出你心中的文字。艺术来源生活,多观察,不要急于求成,把心沉下来。这样才是写文章的态度




说明天赋不够,悟性太差,没有灵气。。




因为不写作文之原故所造成吧。




这就像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一样。

你输入了,但是没有消化成自己的输出,怎么可能写好?

你在看书的时候,需要留意里面的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记录下来,或是截图。之后,可以翻翻,说不定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写作中运用到。

看到好的结构,你也需要思考下,能不能为你所用。

还有,多写。你不写,脑子想想,连输出都不多输出下,怎么提高?




阅读课文也好,看小说也好,读多了,对写作文章,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多,你说的很多,是几十篇文章,几百篇文章还是几本书呢?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读熟了的诗文,可以出口成章,当然举笔也可成文啊。我从前见乡下有个老汉,旧社会家贫,只上过一二年的学,就没有再读书了,之后靠着学到的一些字,也因为喜欢看书,所以长时间的借书来看,捡些旧报纸,旧书也拿来看,终于可以在圩镇开挡口接写书信了。(旧时农民很多不识字,收到来信就拿镇上请人读)這都是多看书,文的收益啊。

总之,长年累月的喜欢看书,多阅读,写作文章必有进步。




那是没有把书本的内容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囫囵吞枣是不会有营养的。

读书不但要读其内容,还要注意作者的思维,作者的表达。作文说到底,其实就是思维问题,有了好的构思,作文就完成了一半。




能写出一篇好文章。需要高学历的人才能写出优秀作品,我就是恨自己读书太小。就是想写,也想不出好词句。好欣赏有学文的人!




阅读和写作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儿,阅读也分粗阅和精阅,走马观花的阅读只是看个热闹,精准阅读就要做好详实的笔记,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等等,要把这些东西都精准的记录下来,等自己需要写作文的时候,首先确定自己要写的作文属于笔记中的哪一类,这样就可以参考笔记了,开始感觉有点慢,但是养成习惯就得心应手了。




因为你没有看懂人家写作文的套路,只看人家的故事




本就是一根榆木无论怎样把她加工成紫檀木,她也是一根榆木,只是经过加工外表类似紫檀。我从小就开口成章,上学只学了一点修辞和格式,写文章总是不愁。




只是从头到尾读了而已,没有真正的去感受书中的文言和文字。




因为思维不敏捷,内容不丰富,没有抓到主要重点来写,脱离那主题等因素。




书读千遍其意自見,书读破万卷下笔惊鬼神。这是指有慧根的人说的。




基本功,还有用心学,应该都没有到位




读书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书对写作有帮助,但只有你去写了,读才对写有帮助。你不去写,只读书,你就是读一辈子书,还是不会写文章。

读与写是联系的,但不是可以互相代替的。读书和写作,就像考驾照。驾驶理论要学,但车也要学会开。你不去学开车,只背驾驶理论,你永远也学不会开车。理论实践相结合,理论才有用。读书和写作也一样,一边读一边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才能相辅相成。

写作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技术。一个是思维技术,一个是布局谋篇的技术,一个是运用字词的技术等。

先说写作是思维的技术。写作写什么?写作是用文字写思想,让读者通过读文字接受你所传递的思想。读者凭什么相信你所传递的思想?凭你的逻辑推理,凭你讲的客观事实,凭你所引用的古今经典等等。读者通过读你写的文章,理解了你所传递的思想是可靠的,可信的,有用的,所以才会相信你所传播的思想。

而你的文章之所以能达到让读者信服的效果,是你的思维,是你的文章所传达出来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而这些都要靠平时多写多练才能达到。写作写什么?写作就是把作者脑里的思维过程写下来,一篇文章就成了。

再说写作是布局谋篇文的技术。所谓布局谋篇,就是把作者头脑里的思维整体拆成一个个部分。比如论说文的三段论,就是总论点下统辖三个分论点,最后作一总结,即总分总结构。

为什么要搞这个三段论或总分总呢?写一大段不行吗?不行。因为一个论点必须要有至少三个以上的论椐来证明,人们才会相信这个观点。

举个例子:张三这个人很坏是论点。论据一:张三好逸恶劳。这个论据能证明张三很坏吗?你会说:张三也不算太坏呀?谁不爱玩呢?谁不厌恶干活呢?怎么办?就再找一个论据二:张三爱偷鸡摸狗。人们开始有点痛恨张三了,因为他不仅懒,而且还威胁了他人的利益。作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作者又加了一把火,拿出了论据三:张三还爱调戏丈夫外出务工的妇女。人们这才对张三恨之入骨了,因为张三不仅威胁了人们的利益,还玷污了人们的尊严,侵犯了人们的人权等。所以作者最后再作一总结:必须对张三绳之以法,严惩不贷,大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这样作者写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要达到一篇文章的结构严谨而完整,一个是思维清楚,一个是结均层次清楚等。而这些功夫的达到,都得靠平时的多写多练才行。

最后说说字词的运用技术。文章的思想要靠准确恰当的字词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精准的字词不是凭空而来的,也要靠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等等。

总之,写作重在一个写字上,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写它个几百万字,最后再看看会写文章不会。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