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拖延是一种病吗?

2023-07-17 14:55:09 条浏览

拖延症是一个含糊其辞的中症状,说它是病因为他影响到了工作已经生活或者自己身体。

说他不是病,是因为拖延症没有潜伏期和病发期,可能随时随地会发生,也有可能发生没多久又没有了。

弗拉里博士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拖拉者:

1、鼓励型,或者说找刺激型,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快感。

2、逃避型,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3、决心型,他们没法下决心。不下决心就可以回避对应对事情的拖拉。

所以对于拖延症解决的方法,只有自我调节,有很多拖延症的检测方法你可以试一试。




拖延症,是一种症状,“症”字是病字头,说明还是一种病!

拖延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慢慢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认为拖延是一种病!




有的人做事情生怕出现啥差错,拖拖拉拉,好像再催,他也不知道急,这算不算病咱举几个例子看看再下诊断。

例如咱平时打四人麻将,其中一人打生张怕碰,打熟张又怕下家吃,每每轮到他打牌,摸摸手里看看棹面就是不出牌,那可真是急死人也没办法。

还有一些人,本来很简单的事,可是一到他那里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干等就是办不齐,你急出汗他还叫着冷。

这种人在我们这里称乎他们叫《慢阴气》,就象车胎扎了钉,慢不死人急死人,可以肯定的说追求完美而办事拖延不是病而是《慢阴气》。




拖延属于一种心理病态,因为他无法对一些事物提起浓厚的兴趣,想想小的时候去网吧,吃辣条,除了学习拖延其他都挺好,长大了除了上班拖延其他都挺好,有些人任何事都拖延,哪怕是看病,因为在他眼里生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甚至不如去酒吧,所以拖延属于心里疾病,那么无欲无求低欲望怎么办,只能看国家政策了。

找不起对象,不找对象,有没有对象无所谓

打游戏,氪金氪不动,打游戏也无聊

工作努力奋斗,没钱没权没晋升,不奋斗了混吃混喝

生活没欲望,那为啥活着?离世了。




根据心理学对于拖延的定义,所谓的拖延,指的是即使能意识到拖延的负性后果,个体仍然主观地、有意识地延迟或回避为实现某个目标所必须的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拖延从来不是一种病,而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选择的结果。

很多人也许对此并不相信,觉得自己完全明白拖延带来的危害,但就是无法控制控制自己的行为,拖延是自己难以避免的“顽疾”和“症状”,怎么可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呢?但如果我们和每一位存在严重拖延问题的人深入交谈,就会发现,每一次拖延的背后,其实都是我们对于努力的恐惧和逃避。

有些人恐惧努力,是因为他们厌恶努力过程当中的艰辛劳动。事实上,好逸恶劳本来就是我们人类天生的属性,没有人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和学习。所以哪怕理性告诉我们,努力工作会在未来带给我们极大的回报和好处,我们内在的享乐本质也会对这种遥远的许诺不感兴趣,而更青睐于当下的轻松和满足。还有一些人恐惧努力,是因为害怕努力会彻底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任何错误,即便结果糟糕,我们也可以把一切归咎到“没有时间”、“不够认真”、“拖延症犯了”这样的理由上。但如果我们真的努力了,但结果仍然失败,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自己能力和智力上的不足呢?

当然,拖延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还有很多,但是就像上述两种典型的原因一样,其实我们都在用拖延来掩饰和逃避自己并不想面对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拖延不过是我们拿来背锅的“替罪羊”,替我们遮掩那些我们根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和真相。




拖延症既不是时间管理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它的后面,隐藏着深刻而复杂的心理原因。这是美国的心理学博士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在经过近20年的研究后,在《拖延心理学》中提出的观点。

原因主要如下:

1、完美主义者把所有事情看作对自己价值和能力评判的标准,他们害怕失败,就用拖延作为自己表现不好时的挡箭牌。

2、而有的人则是潜意识中害怕成功,他们担心成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他们会不自觉地用拖延来回避成功的到来;

3、拖延是一些弱势者对抗强势的秘密武器,他们通过拖延获得在某些事情上还是自己说了算的满足感。

4、有的人对于心理舒适区特别敏感,他们会用拖延作为手段,让自己一直呆在舒适区内;

5、而另一些人拖延的产生,是因为他们习惯于用心理时间来安排日程,而当心理时间和客观时间之间出现巨大冲突时,在别人看来,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拖延。

要摆脱拖延对我们的控制,我们需要先完成心理上的一个转变,认清拖延后面自己想逃避的现实,自己想塑造的人格和价值观,接受它,并且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案。

完成心理的转变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拖延的行为进行梳理,找到激发它的原因和模式,接下来就制定明确的制定目标和计划,以一周为单位开始实施,不断总结归纳,达成目标时奖励肯定,让自己形成按照计划执行的正向行为模型。




一拖延起来就很长一段时间都提不起兴致,啥也不想干,事情就放在那里,明明知道时间不多要赶紧做,心里却是极其不愿意动。




拖延症早就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中国古时候就有人写下了一首关于拖延症的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由于一个人过于懒惰,或者是过于散漫,就会想要把所有的工作任务都推到明天,而今天继续玩耍作乐,然而到了明天的时候,大家也许会将日子继续往后延。

由于过度的拖延症会影响个人的发展与前途,所以很多人在发作了拖延症之后,他们会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自责心理,这种心理督促着所有人想要改变拖延症,拖延症源于数万年前人类的先祖,此时的人们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满足温饱,除此之外,其他时间都是用来无所事事,不过后来,人们从狩猎社会转移到了农耕社会,不过就算是到了农耕社会,刻在人们基因里DNA的拖延症依然存在。

每个人都是有拖延症的,它并不是一种病,但过度的拖延症可能发发展成一种心理疾病,在农耕社会时期,人们着眼的就是秋收,还是为了放眼未来的秋收,人们需要收面拖延症,在春天一样进行劳作,这个道理换算到现在,其实就是我们用当下的努力与学习与工作,换取更加美好的未来,如果不愿意耕耘与付出,那么秋天也许会颗粒无收。

想要改变拖延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只需要大家自己制定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表,最好是像一日三餐一样,定时定点的开始工作,慢慢的让自己养成一个工作的习惯,让工作的习惯来替代拖延这个习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号。《赵小明心理团队》与《心伙伴》~被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