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红楼梦》“由空而空”的庄禅智慧与西方的“死亡教育”有什么共通之处?

2023-07-27 09:02:23 条浏览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有开始就有结束。无论这个过程是辉煌,还是平淡,;是顺畅,还是曲折;是长,还是短,都会归于空寂。

红楼梦,从开篇到结束,确实渲染着人世无常,一切皆为虚妄,万事皆空的禅意。人们为财忙,为利忙,为功名忙,为子孙后代康宁,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最后也是各奔西东,鸟散人亡。这种悲空心态,与禅庄哲学也是一脉相承。

西方的死亡教育,也许更直接,更明了。让人们懂得,一切生命,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走向死亡。我们不应该惧怕死亡,要坦然面对死亡。以积极的心态,享受人生,珍惜现在。

在此死亡观的影响教育下,西方人一般活得比较洒脱轻松,不会背负太多的名利公利。活着,就是享受,就是拥有,就是珍惜。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死亡教育。比如,‘’人固有一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等等。只是人们不愿意谈死,宁可让死亡的恐惧与不安,笼罩在心头,也不愿把死亡挂在嘴上讲。因为,那样晦气,不吉利。

西方死亡教育,与红楼梦禅庄皆空思想,其共通之处,就是人都会死的,都会归于茫茫大地。没有必要为财为名利纷争,应该心态宁静,身心和谐,创造并享有现在的一切。

只是对待死亡认识的问题上,红楼梦里表现的含蓄宛转,曲折复杂,要去体悟。西方教育则直白明了,真诚坦荡。




谢邀!

在我看来,古人说“空”、“禅”、“虚”什么的,和今天一样,也是只有少数人真正意识到,而绝大多数人是依然生活在物质和利益的追求中的。其中有不少人,即便是在科学观念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仍然相信人死后会到一个“那边”去,相信今生的追求和积累很可能可以带到“那边”去用的。所以,少数人说归说,大多数人仍然一辈子迷失在在少数人所说的“色相”追求之中,并且是永不放弃、永远乐此不疲。

西方世界也一样,有关于死的教育,同时也有无数的人一辈子只追求现世的享乐,哪怕死无葬身之地也不会后悔。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中国古代有几位提出和议论“空”、“禅”概念的高人大士,中国所有的人就会都能跟着变成高雅、理性的人。左耳朵听了右耳朵出,是最经常发生的事情。也不要因为看见有的人家大操大办丧事、订购和修建豪华棺椁墓地,就认为古代高人所说的概念和精神在中国已经消失殆尽了。总之不要以偏概全。

看待外国也是一样。当然本人对外国的情况不太了解,只是想大概差不多吧,哪里都有高雅人和鄙俗人。

跑题了,算了就这样吧,以后再说。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由空而空与终极关怀是一个比较高级又温暖的话题。如何对待生死,是人生名利关,金钱关,生死关三关中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红楼梦》就是通过一个家族的兴盛发展衰退最后到灭亡,让人从中领悟万事皆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灵空,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到头来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空中来回到空中,从道中来回到道中,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庄子把死看做是回家,佛家把死看做是生的开始——投胎。在哲学家的眼泪,死生是一回事,出生入死,生的开始就意味着走向死亡,死亡就意味着新生的开始,生死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循环,这一点东西方应该是一样的。其实说这些意义并不大,世人一提到死亡还是怕的要命,如何正确面对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今天正好看了一篇文章,有一个成功人士,他的妻子得了癌症,花了三百七十多万,最后还是没有把人救下。还有就是巴金老人家在临终前也是插满了管子,在病魔的缠绕下痛苦的支撑了六年时间,才离开人世,老人家说,这六年是他活的最痛苦最没有尊严的日子。以上两个小例子说明了一个目前国人对待生死的一大问题,就是过度折腾病人,最后落的个人财两空下场。让死者如何有尊严的离开,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终极关怀是宗教的一大作用,终极关怀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活的长,死的快,不拖累别人,不折磨自己,那就要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到够走的时候,安祥的离开回家。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我的娘呀,“死亡教育”,没看错吧,是活不起的节奏?hh

首先,别惊我多怪,俺确实少见多怪,我确实未曾见也未曾耳闻这么个教育及教育的内容、形式等等。所以惊讶下是理所应当的。当然,此处就要说,死亡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呢?看到此问题下面给出简单解释:

死亡教育在欧美发育得相当成熟,如今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目的就是“向死而生”,既知死,后知生,珍惜生命的珍贵。由此,对比《红楼梦》庄禅式的“由空而空”的智慧,是不是也有了积极的意义?

目的就是“向死而生”,既知死,后知生,珍惜生命的珍贵。

没错,中国也有句俗语,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处逢生,大概都是这个意思的。但问题是,怎么个“知死”呢?实践实践,还是理论教育教育?人生只有一趟,生命只有一次,去真真实实的实践一下死亡什么感受嘛?如果,不是,那又如何实践出真知的知道了死,“既知死”了呢?若不是真实的死亡实践,那就是死亡理论教育呗,那这个死亡理论又是谁死亡后提炼出来的呢?可见,只能是,活人所作,那不还是思考的产物嘛?是活人的有生命的人的思考的“既知死”,实质还是“未知死”。真知死,是死后的事。所以,人生重要是生的过程,而不是杞人忧天。

至于,《红楼梦》庄禅式的“由空而空”的智慧,以我看,算不得什么智慧,而只是被动的服从了所谓的命运的安排了而已。是当时那种扭曲的环境下的一种必然的暂时的解脱而已。要是主动去学那些,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注意力引导事实,会不断的为了造就那样的人吃人的社会环境而默默的付出积极的努力。温暖的阳光普照,没有下雨何必打伞呢?人应该是积极的改造环境积极的丰富的生活的过程。

老话而言的,“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些都是具体的实践,都是现实的事实处境已经如此了的人,被逼上梁山的处于了这样的境地了,然后背水一战孤注一掷,成就了新生。

孔夫子还有言呢,未知生,焉知死。这么一句话事实上塑造了中国人重生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我们自古文化传统是有重生的观念的,什么,天地有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之谓易,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的说法。西方,基督教影响下的观念是重死的,认为人与生俱来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然后才能新生。当然,这是旧基督教的教义。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新兴资产阶级的基督教的教义,已经让上帝回归到了人的自身。现在呢,西方更有,上帝已死的现实所在了。生命本该美好,生活本该自在。而不是,先把人生观扭曲了,先把生命压榨,先把生活剥削,逼上梁山,然后在从被踩低的生命状态,极力的变态的改变所谓的心态来适应踩低生命线的形制,那即使有些意趣也是单一为了生存的一点虚化的调料品而已。现实生活本该多彩,现实生命本该多样。

何不妨,知生而生,真正的生命教育,真正的人本教育,真正的人文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然后才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生命价值意义的真正发挥和占有。自我生命的生活本质的真正占有,也就是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生命,认识生活。而不是干瘪的生命,机器式的生活,那样的话,所谓既知死,也不过更多是损失自己的生命的丰富性,泯灭人性而已。

所以,关键是认识生命认识自己。而不是搞些异化的,外化的,过去未来的不切实际的。佛教里有苦行僧,凤凰涅槃,这么一回事的。当然,也是一种人生的处置方式,一种活法,但,整体上说,本来,宗教就是人类自我异化外化的产物而已,所以,本质上也不过是一种把现实人的丰富的生活抽象的成了单一的生存。再比如,人的本该是自由的劳动在资本的异化下仅仅变成了维持生存的手段,人的劳动、活动等等就都变成了一种抽象出来的单一的资本形式。劳动成了商品。这都不是真正的本该是的自然的人。

好了,言不尽意,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